为最美姿势点赞理解是最大的关心
——6个月大的婴儿凌晨突发疾病,为了寻找最佳检查姿势,医生跪在地上一边安抚孩子一边做腰穿,这是4月5日凌晨两点,发生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里的感人一幕。
——当天凌晨两点,6个月大的鹏鹏(化名)突发高热,爸妈连忙将儿子送到了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并入住PICU(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当班医生袁野、刘瑞、护士吴玲玲第一时间为鹏鹏做检查。经过检查发现,鹏鹏除了高热还伴有囟门饱满,怀疑存在脑部疾病。袁野和刘瑞当即决定为鹏鹏做腰穿抽取脑脊液,进一步确诊孩子的病情。
身高近1米80的袁野发现,鹏鹏的病床高度只有40厘米左右,操作的最好姿势就是跪着。PICU是没有家长陪护的,孩子的一切都由这里的医生和护士照顾,为了稳定孩子的情绪,刘瑞和吴玲玲在一旁协助。刘瑞轻轻拍打鹏鹏的肩膀,安抚他不要紧张,吴玲玲则唱起了儿歌。十分钟左右,袁野成功抽取了鹏鹏的脑脊液。这一幕被另一位值班护士杨容拍了下来。“平时做检查的小患者很多,什么样病情的都有,儿科医生要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检查姿势。这对于儿科医生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举动,换做别的医生也会这么做的。”袁野这样说。
经过全面检查,鹏鹏排除了脑炎,而是患有脑积水和肺炎。目前鹏鹏情况稳定已经转入普通病房。为了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袁野选择了下跪,这样的举动不仅没有折损医生的人格,反而释放了浓浓的温情,正所谓医者人心。虽然跪下了,但是却受到了尊重和敬仰,这无疑是值得欣慰的。“最美姿势”只是医护人员工作辛苦的一个缩影,要为医生这个群体点赞,也请患者多给医生一点理解,多一份信任。
其实类似感动的瞬间还有很多。
年11月15日,我院新生儿科医生任太亮连续工作17个小时写病历时睡着的照片,刷爆了
由于有囟门,而且囟门连接的颅骨缝隙比较大,所以宝宝的整个头颅就有了伸缩的余地。在分娩过程中,因为受到挤压,宝宝的头部会稍稍变形,这样可以让宝宝更顺利地通过产道。刚出生的顺产宝宝头部都会不那么圆,就是分娩时受挤压造成的,不过妈妈不用担心,宝宝的头部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形状,不会对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宝宝的大脑发育特别快,体积增长迅速,到1岁时大脑重量已经是出生时的两倍多。然而大脑是在颅腔内不断增长的,如果颅腔的容积是固定的,那么大脑发育势必受到限制。人体的微妙设计给宝宝预留了囟门和颅缝。随着大脑的发育,颅腔也在不断增长,头围从出生时的约34厘米增长到约46厘米,给大脑的生长留出了空间。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囟门一般是2×2厘米大小,呈菱形,随着宝宝的长大,囟门也略有增大,到6个月左右时囟门长到最大,然后又逐渐缩小,到1岁~1岁半时闭合,最迟2岁闭合,原来那个软软的区域会被颅骨覆盖。
囟门不但是配合大脑发育的“机关”,还能传递一些疾病的信号,提示父母宝宝有异常情况了。
●大小异常:如果出生后不久,囟门就达到了4~5厘米,属于囟门过大,常常提示宝宝可能患有先天性脑积水或佝偻病。先天性脑积水宝宝头颅异常增大,与身体发育不成比例,还会有前额突出、落日眼(眼球下视,黑眼球上面露出白眼球)等表现。先天性佝偻病宝宝不但囟门大,颅缝也增宽,并伴有多汗、易惊、夜啼等。如果囟门过小,就要警惕是否为头小畸形引起的。患病宝宝头顶部小而尖,前额狭窄,后脑勺平坦,面部及耳部看起来相对较大。这类宝宝在刚出生时可能被误认为是分娩造成的头颅变形。如果囟门持续较小,头颅外形没有改变,必须引起父母的重视。
●状态异常:正常情况下囟门应该是平软或略略下凹的,在宝宝哭闹时可以稍稍鼓起,但安静下来后囟门恢复正常。如果囟门持续明显鼓起,则属于异常,颅内感染、出血、肿瘤都会有这种表现,宝宝常伴有发烧、呕吐、尖叫、抽搐或昏迷、呼吸节律不整或呼吸暂停等。另外,过量服用维生素A也会出现囟门饱满。如果囟门明显凹陷,说明宝宝的身体处于比较明显的脱水状态,常发生在严重的呕吐、腹泻时,必须立即补充液体。
●关闭时间异常:囟门在宝宝1岁以前就关闭了,即属于囟门早闭,可能是颅骨先天发育障碍所致。如果过了1岁半囟门还没有关闭,就是囟门迟闭,常常提示宝宝可能患有佝偻病、呆小症等。佝偻病宝宝由于缺乏维生素D,造成囟门部位的颅骨骨化延迟。呆小症宝宝是因为甲状腺功能低下,影响了整个身体的生长发育,在囟门上的表现就是关闭延迟。
囟门处虽然没有颅骨保护,却有坚韧的头皮,并非一点儿碰不得,一般的日常清洁护理不必“绕行”,但由于这里毕竟有些特殊,生活中还是要更小心一些。
1.给宝宝洗发时不要用力搔抓,可以轻轻用指腹揉洗。2.如果囟门处有头皮垢等脏物不易洗掉,可用植物油或婴儿油轻轻涂擦,几分钟后用婴儿洗发液洗干净。3.避免尖锐的物体或硬物伤到囟门。4.带宝宝外出时最好给他戴上小帽子保护头部。5.如果不小心碰撞了囟门,父母要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一旦有医院检查。
策划:梁中亚
文字:刘威
编辑:王文婷
刘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