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课外地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在我国
TUhjnbcbe - 2021/11/23 17:56:00
小孩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m.39.net/pf/a_4657304.html

PART1/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木兰陂位于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事处木兰村*头自然村与陂头自然村之间。木兰陂是伟大的水利工程,造福莆田人民。九百多年来,通过渠系工程灌溉兴化平原。她与莆田的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促进了莆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丽而且意义深刻的景观。

木兰陂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区西南5公里的木兰山下,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潮汇流处,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木兰陂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年),是著名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全国五大古陂之一,至今仍保存完整并发挥其水利效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兰陂是一座引蓄、灌、排、综合利用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东南西北走向,占地面积平方米,陂身长米,高7.25米,陂墩39个,陂门38个,冲沙闸一个,南北护陂堤、南北进水闸门各一个,大小沟、渠道米,沿渠配套工程一百多座,可灌农田25万亩。此陂自宋至今近千年,经过无数次洪潮冲击,现仍巍然屹立,继续发挥作用。木兰陂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工程分枢纽和配套两大部分。枢纽工程为陂身,由溢流堰、进水闸、冲沙闸、导流堤等组成。溢流堰为堰匣滚水式,长米,高7.5米,设陂门32个,有陂墩29座,旱闭涝启。堰坝用数万块千斤重的花岗石钩锁叠砌而成。这些石块互相衔接,极为牢固,经受多年来无数次山洪的猛烈冲击,至今仍然完好无损。整个工程兼具拦洪、蓄水、灌溉、航运、养鱼等功能。

PART2/浙江丽水通济堰

浙江丽水通济堰

通济堰,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丽水市西南碧湖平原。通济堰大坝首创了拱坝形式,减少了水流对堰坝单位宽度的冲击力,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洪峰能力;拱坝还改变了水流方向,减轻了对堰坝护坡、溪岸的破坏。通济堰的堰史、堰规、筑堰有功者,均刻碑立于世。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

浙江丽水通济堰比较久,修造于公园年也就是南朝梁时期,至今已经多年了,是浙江省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灌溉蓄洪兼备的水利工程。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ART3/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

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

桔槔井灌工程位于诸暨市赵家镇。古井主要分布在泉畈村、赵家村、花明泉等村周边,这里的桔槔提水井灌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南宋。这种最为古老的灌溉方式至今仍在泉畈等村使用,当地人现在还用提上来的井泉灌溉水稻和樱桃等作物,堪称灌溉文明的“活化石”。

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诸暨桔槔井灌工程位于浙江诸暨赵家镇,最早开始于南宋,至今依然在使用,被称为灌溉文明的活化石,至今还有上千口井,分布在周围余亩的土地中。

PART4/宁波它山堰

浙江宁波它山堰

它(Tuō)山堰始建于唐太和七年(公元年)。它山堰是阻咸引淡的渠首工程。断截鄞江,上游樟溪水经此引流,堰身设计方面的科学性颇具现代原理,迄今千余年,历经洪水冲击,仍基本完好,仍然发挥阻咸、蓄淡、引水、泄洪作用。据水科专家分析,许多设计原理是20世纪才发现的,因此它山堰堪称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

它(tuō)山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属于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浙江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西南,唐代大和七年(公元年)由县令王元玮创建。它与国内的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在筑堰以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章溪,由于海水倒灌使耕田卤化,城市用水困难。在在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用条石砌筑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溢流坝。它山堰是阻咸引淡的渠首工程。

PART5/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紫鹊界梯田成型已有年历史,起源于先秦、盛于宋明,是中国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劳动结晶,是山地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融化揉合的历史遗存,是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

“紫鹊界梯田依山就势而造,小如碟、大如盆、长如带、弯如月、形态各异、变化万千,宛如天上瑶池,人间仙境。”这是最新湘教版的高中必修教材中,对位于湖南省新化县紫鹊界梯田的描述。紫鹊界一带的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山歌、民歌、情歌广泛流于民间,龙狮舞、草龙舞风格独特,苗、瑶风俗依然如故。

紫鹊界梯田山有多高,田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这里没有一口山塘、一座水库,也无须人工引水灌溉,天然自流灌溉系统令人叹为观止,国家水利专家评价其可与都江堰和灵渠相媲美,把这种自流灌溉系统称之为“世界水利灌溉工程之奇迹”。

这处源于两千多年前秦代农耕文明的“梯田王国”,一度受到现代经济冲击呈现“撂荒”之势。如今随着*府整合力量号召复垦,紫鹊界梯田重现了传统农耕景象。

5月下旬,海拔较高的紫鹊界梯田注满了水,气温变得暖和起来,辛勤的山民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插秧作业。位于连绵起伏的大山中,紫鹊界梯田依山就势而造,从海拔米到米之间,共余级,层层叠叠,气势磅礴。

PART6/四川乐山夹江东风堰

四川乐山东风堰

东风堰,即位于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境内的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是四川省唯一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位于长江三级支流青衣江夹江段左岸,是夹江县境内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城市防洪、发电及城乡工业、生活供水、城市环保功能的水利工程。目前,东风堰总引水干渠长12千米,下分东、西干渠及4条支渠。灌溉面积已由最初的公顷扩大到5公顷,灌溉能力增加10余倍,占到了夹江县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乐山市名副其实的骨干水利工程。

清康熙元年()青衣江水资源短缺,时任夹江县令王世魁于青衣江竹笼筑坝、开渠,引水灌溉,并将下游的八小、市街等灌渠纳入工程体系中。堰首引水口位于毘卢寺外,因寺得名毘卢堰。渠首引水口多次更改。余年来,古堰渠首曾多次上移,以抵消青衣江河床不断下切的影响,从而保持了灌区的可持续利用。

PART7/安徽寿县芍陂

安徽寿县芍陂

芍陂(quèbēi)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芍陂遗址周长24.6公里,塘堤绿柳成荫,植被护坡较好,环堤共开设28个闸口,建有一条长87.5千米的干渠,4条各长77.5千米的分干渠及多条支渠、毛渠,各类建筑物余座。蓄水量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63万亩。

年10月12日晚,在国际灌排委员会于法国蒙彼利埃召开的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芍陂成功入选年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

PART8/陕西泾阳郑国渠

陕西泾阳郑国渠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是在战国末年由秦国修建,它利用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引泾河水缓缓流入洛河。郑国渠对比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PART9/浙江湖州溇港

浙江湖州溇港

太湖溇港主要分布在沿湖的浙江湖州、嘉兴,江苏苏州、无锡等地区,是本土先民用智慧创造的,适应太湖南岸地区地势低洼、河网密布特点和水土资源条件的特色水利工程体系,精巧的工程技术、深厚的历史积淀,堪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媲美,是“人水和谐共处”的杰出工程典范。

太湖先民在太湖南部的滨湖沉积区筑东西向的“横塘”,开凿南北向的“溇港”。在每一条溇港与太湖的交汇处建一道水闸,重阳后闭闸,清明后启闸。

PART10/江西吉安槎滩陂

江西吉安槎滩陂

槎滩陂为南唐周矩(爵誉村周氏开基祖)始建,时间约在年前后,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完善的古代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使得这座水利工程虽然历千年风雨,仍发挥着显著的灌溉效益,被专家称为"江南都江堰",它也是江西省最早的水利工程。

PART11/福建*鞠灌溉工程

福建*鞠灌溉工程

*鞠灌溉工程由隋朝谏议大夫*鞠主持兴建,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迄今发现的系统最完备、技术水平最高的隋代灌溉工程遗址。工程位于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左右岸两处灌溉工程渠系长10多公里,灌溉面积2万余亩。*鞠灌溉工程是古代南方山丘区水利工程和民间自筹修建、*府指导管理的典范工程,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景观审美和社会价值。

该工程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分为右岸龙腰渠、左岸琵琶洞渠系两个灌溉工程系统,左右岸两处灌溉工程渠系长十多公里,灌溉面积两万余亩。

PART12/陕西汉中三堰

陕西汉中三堰

“汉中三堰”(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是汉中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虽开建时期不同,但均始建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多次改造,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灌溉和防洪效益。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府先后多次对“汉中三堰”灌区进行续建和改造,形成了今天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灌排工程网络,三堰灌溉面积合计达21.75万亩,为汉中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PART13/宁夏引*古灌区

宁夏引*古灌区

宁夏引*古灌区修建于西汉时期,大概是公元前年到年之间,当时汉武帝基本匈奴,夺取这块土地置换,开始大规模屯田,并修筑了水利设施,可以灌四万多公顷的良田,开渠三年后,就已经可以为部队提供粮食了。至今依然可以灌溉接近2万公顷的良田。

宁夏引*古灌区是宁夏平原余年来农业发展的里程碑,具有独特的、创新的、科学的引水工程结构。现今,引*渠道纵横交错,密如网织,灌溉面积达万亩,可以说多年的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流淌的水利开发建设史。

地理题中的水利工程

?年,湖南省紫鹊界梯田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该梯田多分布于25o-40o的山坡上,土壤能储水渗水,构成纯天然自流灌溉工程。图2为紫鹊界自流灌溉过程示意图。

说明紫鹊界自流灌溉得以实现的自然原因。(4分)

向左滑动找答案

位于季风区,降水丰富(1分);山上植被丰富,涵养水源(1分);花岗岩基岩,透水性差,地下水分不易流失(1分);有一定坡度,水能自流(1分)

重庆巴蜀中学届高三三诊

年11月8日,湖州“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太湖溇港”是太湖流域特有的水利工程,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左图为“太湖溇港”水系分布图,右图为左图中虚线框内溇港的放大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人在太湖南部的滨湖沉积区筑东西向的“横塘”,开凿南北向的“溇港”,之后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横塘纵溇”的水系结构—被称为“太湖溇港”。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透水的挡墙,中间的软流质泥土被挖到挡墙外面,泥土中的水,透过竹木围篱的缝隙渗入河道,形成了河流,利用这种技术,在太湖南部的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和土分离,新的陆地开始出现,与此同时,一条条连接溇港的横塘陆续开挖,挖出的泥土堆在土地四周,形成犹如城墙般的堤坝,人们把它唤作“圩”,水行于圩外,田成于圩内,形成太湖滩涂上的溇港圩田。在每一条溇港在与太湖的交汇处,建一道水闸,这也是“太湖溇港”水利工程的关键。

(1)根据图文材料说明当地建设“太湖溇港”的主要原因。

(2)据右图溇港北窄南宽的形态和水闸的位置,分别分析其主要作用。

向左滑动找答案

(1)主要从地形和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地处太湖滨湖平原,地势低洼易涝;亚热带季风气候,台风、旱涝灾害频繁;人口稠密,农业发达,自然灾害损失大。(所以,需要行洪排涝,引水灌溉。)

参考答案:地处太湖滨湖平原,地势低洼易涝;亚热带季风气候,台风、旱涝灾害频繁;人口稠密,农业发达,自然灾害损失大。(所以,需要行洪排涝,引水灌溉。)

(2)溇港形态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河道。汛期,由南往北流的河水经过逐渐变窄的河道得以加速,湍急而来的水流将淤积的泥沙冲入太湖;旱期,由北往南流的太湖水从逐渐变宽的河道缓缓流过,润泽干裂的河道,从而保护和减少了对岸堤坡脚的冲刷。

水闸主要控制水的流向。每当陆地上袭来洪水时,开启水闸,水得以泄入太湖;如果太湖水位高涨,关闭水闸,防止来自太湖的洪水吞没良田。

参考答案:溇港形态的作用:汛期,由南往北流的河水经过逐渐变窄的河道得以加速,湍急而来的水流将淤积的泥沙冲入太湖;旱期,由北往南流的太湖水从逐渐变宽的河道缓缓流过,润泽干裂的河道,从而保护和减少了对岸堤坡脚的冲刷。

水闸作用:每当陆地上袭来洪水时,开启水闸,水得以泄入太湖;如果太湖水位高涨,关闭水闸,防止来自太湖的洪水吞没良田。

(3)根据图文材料说明“太湖溇港”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4)从丰水期和枯水期角度,分析褛港建成北窄南宽形态的作用。(4分)

向左滑动找答案

(3)原来地势低洼,不能耕作,“太湖溇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旱涝灾害的影响(或行洪排涝,引水灌溉);扩大水域面积,发展渔业等多种经营;水网密布,便于农产品的运输。

参考答案: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旱涝灾害的影响(或行洪排涝,引水灌溉);扩大水域面积,发展渔业等多种经营;水网密布,便于农产品的运输。

(4)溇港形态的作用:汛期,由南往北流的河水,经过逐渐变窄的河道得以加速,湍急而来的水流,将淤积的泥沙冲入太湖;旱期,由北往南流的太湖水,从逐渐变宽的河道缓缓流过,润泽干裂的河道,从而保护和减少了对岸堤坡脚的冲刷。(4分)。

年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

年10月11日,位于*河河套地区的宁夏引*古灌区被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中国*河流域主干道上产生的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无坝引水是指从河口直接取水,沿等高线引至灌区,图甲示意古代青钢峡无坝引水;有坝引水是横向拦截河流取水,图乙示意现代青铜峡水坝。古代宁夏平原灌区来用无坝引水方式引水灌溉。据此完成6—8题。

6.古代宁夏平原采用无坝引水而非有坝引水方式引水灌溉,主要是因为区域内

A.地势平坦B.降水季节差异小

C.施工技术有限D.劳动力少

7.较无坝引水而言,青铜峡地区采用有坝引水的主要优势是

A.蓄水能力强B.沉淀泥沙

C.预防凌汛D.可以通航

8.宁夏平原被誉为“塞江南”“鱼米之乡”然而近年水稻种植面积却在减少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中可能的主要原因是

A.大米质量持续下降

B.水稻单产量逐年下降

C.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D.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向左滑动找答案

6.C通过文字和图片,在直观上认识到有坝引水和无坝引水的区别进而认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能力的变化。在大河上横向拦河建坝只有现代施工技术才能完成,C正确。地势低平是引水灌溉的条件,不是采用无坝引水的原因,A错。宁夏平原降水季节差异大,B错。劳动力少并非采用无坝引水的原因,D错。

7.A*河径流量季节差异显著,较无坝引水而言,青铜峡采用有坝引水可在枯水期蓄水,保障灌溉。沉淀泥沙不是有坝的优势,是不足之处,预防凌汛不是主要优势,有坝引水不利于通航,所以选A。

8.D随着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大米质量和单产量趋于稳定和上升,A错、B错。建设用地增加会导致耕地(水田、旱田)面积减少,但并不是水稻种植面积减少的主因,C错。流域水资源需统一管理、统一开发,该地区水资源不丰富,水稻种植需水量大,不能盲目扩大种植面积,D正确。

图片来自百度搜图

资料参考自百度文库、doc、水利工程、网络等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课外地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