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出生时仅克今天,她出院啦
TUhjnbcbe - 2021/8/25 18:44:00
北京雀斑防治医院 http://m.39.net/pf/a_8714463.html

正值武汉疫情肆虐时,才在妈妈肚子里呆了24周(6个月)的女婴晴晴出生了。出生体重仅克,巴掌大小,瘦弱得像一只小猫。医院新生儿科医务人员“全副武装”急救,守护天,倔强的小家伙终于长到了克,发育良好,于6月17日出院。

出生后奄奄一息

10分钟抢救,有了微弱心跳

方女士(化名)今年34岁,结婚多年,去年她怀上第一胎,一家人如获至宝。1月31日,怀孕23周的方女士发现自己有少许出血,下腹部有点涨,于是来到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就诊。

医生检查发现,方女士宫口已经打开。原来,方女士患有宫颈机能不全。随着胎儿发育长大,宫颈托不住宝宝,很容易流产。武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二病区周洁琼介绍,80%的宫颈机能不全是由先天发育不良导致的,多数女性孕前并不知晓。

方女士全家都很重视这个来之不易的宝宝,医生决定尽一切可能保住孩子的生命。因为孕周太小,产科一方面全力施救,希望能让宝宝能在妈妈肚子里多呆几天,一方面联系医院新生儿内科随时抢救。

2月6日,孕周仅24周、体重仅克的“巴掌宝宝”女婴晴晴诞生了。晴晴全身青紫,几乎没有生命体征。正是疫情期,守候在产房外的新生儿医护团队早已备好设备,开始抢救。

晴晴出生第一天,胳膊和成人手指一样细。

新生儿内科护士长*砚屏手捧晴晴,用拇指轻微地按压她的胸口,进行心肺复苏,并气管插管救治。

1分钟、5分钟,宝宝心跳呼吸仍然没有,胸外心脏按压,复苏气囊加压给氧……持续抢救10分钟后,晴晴有了微弱的心跳,小手也不时地挥动。

“这说明孩子的求生欲望还是很强的。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评分满分为10分,晴晴在抢救之后也只有2分,这意味着重度窒息,生命之火随时可能熄灭,我们要竭尽全力。”医院新生儿内科主任医师曾凌空回忆。

为了后续救治,须立即打通晴晴的静脉通道,注射药物和补充营养。但是,晴晴的血管跟头发丝差不多,比针外径还细,常规穿刺很容易“爆掉”血管。*砚屏当机立断,选取非常规的新生儿脐部静脉穿刺,不到10秒,顺利建立起一个珍贵的“生命通道”。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是利用新生儿出生时尚未闭合的脐带静脉,将导管通过脐静脉注射药物、补充营养,最多可以留存两周。*砚屏介绍,晴晴的皮肤嫩若果冻,这样可以减少患儿疼痛刺激和皮肤穿刺接触,最大限度呵护晴晴。

在恢复心跳、建立静脉通道后,晴晴被放进转运温箱,医护人员捏着复苏气囊,推着她一路狂奔,转往医院新生儿内科继续抢救。

经历几乎所有并发症

连闯三次病危

因为严重的出生窒息、呼吸衰竭,到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又经过了1小时的抢救后,晴晴的生命体征终于逐渐稳定。接下来的日子里,晴晴连闯数关,经历三次病危。

在晴晴生命体征稳定后,医护人员一度想为她撤下呼吸机,可刚撤下,晴晴就浑身发紫,氧饱和度指数下降,危在旦夕。

“24周的孩子,呼吸肌是无力的,无法支撑自主呼吸”,曾凌空说。在药物支持后,晴晴情况好转。好景不长,晴晴不久又出现脑积水,每隔3至5天,脑积水量就上涨。曾凌空回忆:“极度早产儿,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参考,我们也是在摸索,只能严加监测,药物控制,我们比她的父母还要焦虑。”

幸运地是,晴晴再次闯关。

时隔不久,晴晴发生休克,呼吸机参数、肺表面活性物质都用到极致,迟迟不见好。曾凌空惦记着孩子的病情,整夜难以入睡。晴晴总是在用力呼吸,似乎在告诉他:“不要放弃,我自己也在努力!”

晴晴经历了几乎所有早产儿的常见并发症,医生护士的“十八般武艺”全都施展出来了,晴晴总是能化险为夷,而且恢复地一天比一天好。

科室的莫璐霞医生、袁露护士,当上了晴晴的“临时妈妈”,给她“袋鼠抱”护理,让她感受到临时妈妈的心跳和爱意。有时候,病情变化加重时,临时妈妈的拥抱可以让晴晴迅速有所缓解。晴晴一天天长大,每天的营养、药物用量都会不同,稍有不慎就会带来后遗症,医护人员细心地制作EXCEL表格,精确计算后标出用量。

袁露护士教孩子妈科学带娃,插空进行科普宣教。

当时,医院新生儿科作为武汉唯一新冠病医院,收治着武汉市新冠患儿和新冠产妇的宝宝,最多时有近30名新生患儿,同时,新生儿病区还有2个病区收治非新冠感染的生病新生儿。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巨大,在这种情况下,晴晴不仅是“团宠”,也成了全科人心情的“晴雨表”。她的病情好转了,大家都会受到鼓舞:这么小的宝宝都在努力求生,咱们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住院时间长达天,晴晴成了科室的“大姐大”。“不知道是这娃本来就性子急,还是被我们宠的。一旦没及时换尿裤,或者喂奶慢了一步,她都要大声哭宣告‘不爽’。”曾凌空说,可能有人听婴儿哭吵会很烦躁,但是对于医护来说,这是最动听的声音,宣告着生命的活力。

从“拇指姑娘”到粉嫩小人儿

“早到天使”康复出院

5月15日,晴晴出生天,参与救治的新生儿医护人员和晴晴的家人在陪护病房,为小家伙进行了简单的庆祝。

“压根不敢想,她能这样健康可爱。”妈妈方女士是自出生后母女俩第一次见面。第一次见到妈妈的晴晴,嘬着小嘴喝奶,半个小时就将30毫升的奶喝完了。

晴晴天时,方女士夫妻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学喂奶。

护士袁露说,刚住进新生儿内科时,晴晴只有巴掌大,胳膊仅有成人食指般粗细,皮肤“吹弹可破”,非常娇嫩,大家把她当成捧在手心的“拇指姑娘”。所有操作都异常小心,生怕擦破她的皮肤,引发感染。晴晴需要接受保护性隔离,所有东西都要灭菌后再使用。在开温箱之前,医护们会做四五遍手部消*,才敢放心触碰她。

4个多月的精心治疗与细心呵护,“晴晴”奶量一天天逐渐增加,从最开始每次只能吃0.5毫升,到现在能自己大口地一次吃40-60ml毫升奶。皮肤变得红润,体重从克增加到克,各项生命体征稳定,达到出院标准。

医院为晴晴颁发早产儿“毕业证书”。

“你的生命就是我们守护的奇迹。”为了给晴晴加油打气,“临时妈妈”们给她写了一百多张祝福卡片,出院时送给晴晴。

医院新生儿内科每年接诊患儿余人次,其中有1/4-1/3是“早到的天使”。“我们救治一个小宝宝,不仅仅是救活就够了,我们还要考虑他今后的生活质量。接下来我们还会上门随访,和家长一起努力,让这些孩子们也能赶上小伙伴的生长发育,有健康光明的未来。”护士长*砚屏说。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余瑾毅通讯员王琛高琛琛

编发:袁超一

审核:余宽宏

微博:

湖北日报

出品: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

推荐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出生时仅克今天,她出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