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HWK
今天去了乳腺外科见习,带教老师先带着我们回顾了一下课本上的有关知识,比如说乳腺常见疾病,乳腺疾病的治疗策略,还给我们拓展了乳腺治疗手段和整形技术的最新进展。接下来还看了一台怀疑是乳腺纤维腺瘤病人的手术,除了精湛的手术技术,还展示了医生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就是讲点有的没的,让病人不要太紧张争取配合)。一个下午下来,学到很多知识,感觉真不错。
03LMT
我是lmt,我在南医见习,南医见习的天然不足就是大班教学,不过这也无可厚非,不谈也罢。目前进行的较多的就是外科见习,下面选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来谈谈。麻醉科,得益于麻醉科的见习,有幸能进入外科楼45楼的手术室,基本外科涉及的麻醉技术都看到了,获益良多,看到了麻醉剂,也看到了气管插管,也看到了李偲老师精湛而又熟练的技术,让人叹为观止。ICU,如无意外,可能这是我第一次进ICU,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了,有幸能看到各种监护面板,学到了很多。最近的乳腺科,近距离观看了一台完整的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颇感震惊。
04HJY我想说一个发生在我寒假见习的时候发生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事件。早上十点,科室里新收了一个患者,今年84岁,患有急性脑梗。此前因双侧吸入性肺炎入科治疗,好转后出院。今早因突发高热,呼吸困难,神志改变而再次入院。医生开出了气管及胃管插管的医嘱。但患者对插管极其抗拒。因为家属不在身边,医生要求护医院进行面谈。约一小时后,家属赶来,对该患者的后续治疗进行了沟通。从对话中可以得知,患者年事已高,基础疾病较多,此前几次住院都进行了胃管插管。对医生而言,这是治疗时必行的辅助手段;对家属而言,这是帮助他康复的一种方式;但对患者而言,这是一种极其痛苦的折磨。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所述: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医学生与临床医生的差别,除了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临床上积累的经验、培养的人文情怀。对于患者,医生不可以简单将其与疾病等同,要时刻记住患者的疼痛程度与心理需求。对于家属来说,放弃后续治疗的决定非常重大,显然有些残忍。医生说:“如果考虑不继续插管,就和家里人好好商量一下,然后签个协议书。”最终,家属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后续治疗。如何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预后、减轻家庭的负担,这都是与治疗疾病同等重要的事情。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还有很长的道路要摸索。05小彭
血管外科—乳腺科—烧伤科—脑外科—消化内科下面开始我的流水账文学。共性的地方在于,外科见习的老师在查房前,都会以提问或者结合PPT的方式给我们串一遍知识点,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好,因为不知道老师是以哪种方式回顾知识,所以见习前我们组的同学都会非常认真地把那个科的课本看一遍,相当于一次小的阶段复习。而不同的科见习的感受也大有不同。血管外的这次见习很好地帮助我重温了一遍问诊。我们小组分到的病人是一个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老爷爷,非常和蔼,还没等我们一个个细问,就把发病情况和就诊过程一一说了。这是开学以来第一次问诊,因为没有提前复习要点,就稀里糊涂问过去,后面复盘的时候老师指出忘记问的点,比如病人有高血压的话,不仅要问目前控制的血压,更重要的是血压的最高值,用以判断分级和危险程度;病人服用的药物也要一一问清楚等等。感性的认识不多,因为病人没有很明显的阳性体征。乳腺科见习是我(不出意外还包括我们组所有人)都非常喜欢的一次体验。我们观摩了两台手术——乳腺纤维囊腺瘤切除以及自体脂肪移植隆胸后脂肪坏死切除,这视觉冲击比在课本的文字、PPT的图片、手术视频要强上千倍万倍。加之带教老师是一位幽默风趣的高情商医生,原清华物理工程系,后转入清华大学医学院(协和),妥妥的大佬,人格魅力和职业魅力超级加倍,话不多说直接上图。烧伤科非常幸运但又非常不幸,不幸的是见习当天有个病人全身II°深和III°混合烧伤,在悬浮床上不停冷地发抖,头颈部、会阴明显水肿,但尚且清醒,用我室友的话说:“这么痛苦,还不如直接晕过去。”幸运的是,我们能亲眼目睹烧伤后的皮肤改变,以及伤口的处理过程(因为大多数病人都是全身包裹而看不见伤口情况),以至于影响深刻到只看过一遍课本上说的:“II°深特点是去表皮后创面基地红白相间,III°特点是蜡白或焦*炭化。”,还有老师的那句:“重要的不是什么原因而导致病人烧伤,重要的是烧伤当时病人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空间,密闭还是开放,有没有吸入性肺损伤,这很关键。”到现在仍历历在目、言犹在耳。脑外科见习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病,一个是脑膜瘤,另一个是颅咽管瘤(鞍区肿瘤)。脑膜瘤是整个病房里见得最多的,我们看的大概有四五台都是脑膜瘤。有一床患者患侧眼睑下垂,老师突然递给我一个手电筒让我去看一下患者的瞳孔大小,当场愣住以至于只看了健侧和忘了患侧,最后发现是因为动眼神经损伤而出现了双侧瞳孔不等大,患侧有针尖样瞳孔,走了之后才意识到其实还应该补做一个眼球运动偏斜情况。颅咽管瘤只有一列,是一个小女孩,很瘦小,因为压迫室间孔而出现脑积水的表现——巨颅。关于这个病,老师还提到其他两个特点:压迫垂体和下丘脑而出现内分泌紊乱、压迫视神经导致视乳头水肿造成视力下降。原本我是一个对神外以至于整个神经系统都极其不敏感、提不起任何兴趣的卑微医学生,但是这次见习却让我突然发现其实这个科还挺有意思的?最深的体会是:如果眼睛出现异常,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仅要想到是眼球本身问题(眼科),还应考虑到颅脑问题(脑外科)。消化内科的课前是把各种疾病,比如RE、食管癌、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PUD、PJ综合征、肠结核、IBD(包括CD和UC)等等的内镜下表现都看一遍,把文字变成直观感受。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非常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专家会诊。这位病人非常神奇,每次放疗之后都会大出血,严重的时候都濒临休克,但是行急诊胃镜却没有在胃的转移病灶发现出血痕迹。我们目睹了来自各个科室(介入、影像、普外、血管内、消化内)的大佬就病人每次放疗后都大出血的病因和处理办法而展开的“群情激辩”,到底是介入科进行预防性胃右动脉栓塞,还是行胃大部切除术,亦或是先胶囊镜再小肠镜or先小肠镜再胶囊镜探查病因......我和我的小伙伴都纷纷表示“学到了学到了!”。最后,大佬们讨论完还不忘看向我们这群卑微的大三见习生,问了一句:“你们听完有什么需要提问的吗?”简直受宠若惊!最后,我想引用牛顿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流水账:“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06LLW
不知不觉,已经开始见习了有近一个月。每次见习后感觉都很不错,收获了不少东西。见习的老师们都很温和亲切,会很有耐心地给我们讲解科里的常见疾病,各类器械,也会带我们去病区看看病人。
在真正见到病人与课本上单纯的知识介绍还是有所不同的,亲眼看到病人无清醒意识躺在病床上任由医生护士救助护理,或是无法自主活动,还有楼道等待的亲属通红的眼眶,也让我对于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吧。
07CXT时间真的过快,在不知不觉中就迎来大三的下学期了,同时也让我对未来成为医生有了更强烈地的使命感。见习是一种磨鍊,医院医院事务的一种巩固理论知识的实践活动。今年与往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以往的课程都是安排在教室里进行,学习著书本上种种枯燥的知识,但事实上很多时间长了就会忘记,好像一直只为考试而学习。今年,每当医院见习的安排,都会莫名的有期待感与兴奋感。而这学期是“始”于麻醉科的见习,也是我第一次有幸能进入手术室观摩,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从一进门,就感受到了医护人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及默契。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恰巧遇上了一位准妈妈准备进行剖腹分娩手术,从医生为她做腰部麻醉,到妇产科医生早早已经贴心地准备好小毛巾为宝宝进行搽拭、吸痰、剪脐带等,在此刻,由衷地感受到整个手术间里是充满感动以及成功感,是为一同见证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而感到自豪。在接下来的乳腺科见习,有幸遇上了幽默风趣、温柔耐心的带教老师,也是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从见面的第一句:“来,我们去做手术吧。”瞬间让我打醒了十二分精神,预示着即将迎来视觉上的冲激,聚精会神地准备大开眼界了。当患者躺在床上时所出现的紧张感,也一度让我引起共情。首先,老师先为患者进行了超声检查,与此同时也不忘为我们解释要如何正确判断病变后再进行手术切除,以免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在手术过程中老师一直用温柔安慰地形式来使患者情绪稳定,消除紧张。我记得那位患者的肿块范围到达了6公分,在取出肿块后,老师把患者的伤口缝合的像没有进行过手术似的,让我大吃一惊,果然要成为一位外科医生不仅要有果断的思维,更需要的是手灵巧妙。其实除了以上两个科室,还去过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内外科科室,如移植科、烧伤科、脑外科、消化内科等等,同样也让我明白到医生这份工作,靠的不是能赚多少钱来衡量的,而是对于这份工作有多少的热情和责任感,才能一直坚守岗位,对患者不离不弃。在医院里,各种新鲜事物接踵而至,使我开拓了眼界,有许多看似简单的操作,真正做起来时并非如此。尽管白衣天使们每天重复为不同疾病的患者进行许多重复一系列的治疗操作:如更换引流袋、配药、输液、采血、插尿袋、测量生命体征等等,病房里永远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因为都只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要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健健康康地生存下去。最后:我们鼓励任何形式,任何内容,这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所以,来吧,随时可以投稿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