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睿米特约机器人辅助开颅如何用导引
TUhjnbcbe - 2021/5/13 11:37:00
北京白癜风医治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睿米特约报道

第41期

神外前沿讯,近日,医院已开展三叉神经痛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开颅导航术等多例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借助机器人精准定位,提升手术效率,有效缩小患者开颅骨窗,降低手术风险及相关费用。

机器人辅助颅内占位开颅导航术由陈书达教授指导和主刀,吴漳益医师参与。用机器人做一根导引管来确定位置。

近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书达教授,吴漳益医师接受神外前沿新媒体访谈,以下是访谈主要内容:

神外前沿:贵科也应用手术机器人开展了颅内占位的开颅导航,是所有的开颅手术都可以用机器人做导航吗?还是辅助画切口,制定路径还是操作呢?

陈书达:导航是手术机器人附带的功能,不是手术机器人本身的强项。

比如海绵状血管瘤或者囊肿,在手术开颅后,在脑表面很难确定脑深部的病变,这样可以用手术机器人代替导航进行工作。

比如拿SEEG用的深部电极做导引管,确定病灶的中心位置以后,用机器人植入这根细细的导引管,到位后,在导引管上做好刻度标记后剪去多余的颅外段,开颅时注意不让导管随骨瓣带出,沿着这个导引管很容易就找到深部的病变;也可以植入细的引流管(比电极粗),到位后标记刻度,然后直接拔出,留下的孔道也可以做导航定位。这些操作比较方便,代替了导航的工作,这样不怕术中漂移。

我们知道,原来纯导航的一个缺点,开颅前手术计划做得很好,但骨瓣打开后,由于脑脊液释放等原因,脑组织或病变有一定的位移,这时候再用导航找病变,可能靶点已经不是我们原来术前手术计划预设的位置了;手术机器人在没有开颅的时候,靶点定位好了,只要跟着针道进去,位置不会偏移。所以,手术机器人在这一点上比纯导航精确一些,这是机器人导航的优点。

导航存在软组织漂移问题,但用在骨性结构上优势就比较明显,比如颅底,导航是比较精确的,如果软性脑组织,特别是脑室壁上,导航会存在漂移问题。导航需要一些高级配置来解决,如配术中B超,甚至术中磁共振进行导航。

手术机器人导航的缺点,首先要做一个有创的导引管的植入,当然要看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航,比如颅底脑膜瘤,神经鞘瘤,三叉神经鞘瘤等等,这种导航应该选专用导航比较好;如果是脑室旁的、脑实质深部小的病灶,手术机器人比导航要可靠。

神外前沿:关于导航漂移的问题,业界已经讨论很多了,但是使用机器人没有漂移的问题,我们不太理解,就是说开颅之后同样也是脑组织会有移动,手术机器人是如何解决是否有漂移问题的呢?

陈书达:这时候,我们已经植入一根导引管,像深部电极一样很细,0.5-1mm以内的管子,已经放在那边,长度也都已经测量好了,这根导引管跟着漂移的脑组织移动,永远在目标里面。我们不怕它漂移,不管怎么漂,还是指向目标靶点上,指向病灶里面。

神外前沿: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手术机器人做一根导引管来确定位置,以前好像没有专家这么做吧,您是怎么想到利用导引管的呢?

陈书达:以前我们用“土导航”方法,所谓“土导航”,首先在头皮上或者颅外做一些标记,测好距离、角度等数值,开颅后,根据这些标记和数值的位置来做入路或穿刺,一般深部的病变,开颅以后原先的颅外标记物都不在了,肉眼很难精确判断,在术中,特别是角度很难判断,必须要有标志引导进入病灶或靶点入路。

以前怕骨瓣打开后,角度和方向都找不准,首先植入一根导引管,然后再把颅板打开,跟着导引管走,这是我们一般的估计和经验,没有机器人辅助,通过颅板外面的相对位置,自己的经验和正常的解剖来判断,不太精确。手术机器人精确都是0.5mm以下,我们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原来没有导航时,“土导航”实际上就是定位。

神外前沿:不管用针道还是做一个导引管,这样方法您来做了多少例手术?效果怎样呢?

陈书达:我们目前用机器人已经做了整整10例手术,效果比较好。

神外前沿:如果把这个方式推广应用出去,毕竟是有创的导航,您觉得全国的神外或功能科室能接受吗?

陈书达:是的,这是有创的导航,要看是什么病变了,首先,如果是颅底的病变,这是不合适的,颅底手术,可以根据颅底骨性标志来判断;第二,要用导引管做手术,毕竟是有创的,颅底手术本身是脑外病变,大脑的底面,我觉得不太合适。但这种导航针对脑内的,靠近脑室的这些深部病变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手术本身到达病变就要经过脑组织的。

神外前沿:比如丘脑胶质瘤或者颅咽管瘤,或者说哪几种病比较适合手术机器人导航?

陈书达:不是这样选择导航。颅咽管瘤解剖标志还是比较好的,丘脑胶质瘤也不是主要的。

手术机器人导航主要还是应用在那些病变比较小的,靠近脑室的海绵状血管瘤、靠近脑室的小的胶质瘤、比较深的脑内肿瘤或者囊性的脓肿,脓肿以穿刺引流为主。

这些肿瘤原来真的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几年前,我遇到一个枕角边上的胶质瘤切除,那时根据体表的位置,找个方向,费了很长时间,真的找不到,后来再扩大脑组织范围找到了,但是已经对大脑的一些传导束有损伤了,造成了一定的后遗症。如果那时有这个方法,应该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神外前沿:之前也访谈过专家谈到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比较小的,当时专家谈到用导航,效果也不错。在您看来漂移问题还是需要用手术机器人导航来克服吗?

陈书达:医院的条件。医院、医院等有更好的设备,当然是没问题的。我们没有这些高级设备,我觉得用这个办法不会增加患者的损害,而且非常准确,缩短了手术时间。

神外前沿:您刚才谈到那个小的胶质瘤,术前磁共振,做影像检查能够确定它的位置吗?

陈书达:能够确定的。但是,手术时,把体位摆好,打开骨瓣,尽管采用了术前测得的距离和角度,但是徒手操作,还是很难准确;我们以为这个角度是对的,其实进去就是找不到,这是非常遗憾的。

神外前沿:手术机器人导航的应用场景需求比较强,像这种病变还不少,用机器人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陈书达:是的。有了机器人以后,我们谈话的自信心、语调完全就不一样,患者接受度也更好了。

神外前沿:未来影像技术或者术中监测手段发达了,是不是能替代手术机器人的价值,比如用术中超声或者术中磁共振,甚至电生理的监测手段,能不能帮助我们找到这些病变?

陈书达:是的,但这个过程非常复杂,时间非常长。我也去参观过术中磁共振导航,术中开了一半或者打开以后,术中要进行定位时,全程至少需要至少半个小时以上,先要消*巾铺好,定位,然后把患者推到磁共振室,或者磁共振机器移到手术室,然后再做磁共振成像,再去看影像片,确定以后再到手术室,去打开保护层,再确定……这个过程比较麻烦。但是,现在脑外科的B超,专用的,相对比较方便的,也比较昂贵,配这种设备,在国内也没几家,就是说有些情况下即使术中B超、术中磁共振也不如手术机器人穿刺更直接。

神外前沿:在未来在手术机器人的应用上,您有什么建议呢?

陈书达:希望手术机器人精度再高一点,现在还不能说手术机器人的精度可以和头架一模一样的,成为金标准。其实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使用下来应该是不错的,主要在定位过程中,我们体会,机器和头架的连接方面还要下功夫提高方便性和精度。

手术机器人就是速度快而且精准。精准程度只要按照数字角度进去,就不会偏移了,但精度是不是能够达到完全安心的程度,还是有些疑虑,因为在全程操作中有很多的环节可以引起误差的。

我们单位一直以来精神科是主要业务之一。我希望,手术机器人今后能不能给精神科助一臂之力,精神外科现在在中国或是毁损,或做深部电刺激,主要是上海,广州、南京、北京有几家中心在做,目前在国内开展是比较少的。目前患者量确实也不少,我们的精神科床位在张以上,医院领导对我们开展精神外科也满怀期望。

神外前沿:关键是精神外科干预的伦理问题能不能解决?

陈书达:一是伦理,还有一是适应症。我们知道精神疾病是人的思维、行为的异常,很多精神疾病是行为、思维、性格的改变,这很容易涉及伦理,这个维度是比较高的,有时是难以逾越的,当然我们更不能去触犯法律。但有些精神疾病,比如重度抑郁症、强迫症,或者一些攻击行为的精神病,本身对社会非常有害,还有一些诸如顽固性药物成瘾、神经性厌食症等等,这七八种药物治疗很难控制的疾病,确实有外科介入的需要。我们希望今后手术机器人在这方面有所帮助,有所建树。

手术案例:颅内占位的开颅导航

1.皮肤标志物粘贴

2.手术规划

3.验证点规划

4.注册精度

5.验证靶点

6.安装导航追踪架

7.识别追踪架

8.追踪架注册

9.探针导航

10.开颅后定位

11.术中导航

12.机器人导航

13.导航软件界面

14.显微镜下移除占位

15.移除组织

16.手术结束安装骨瓣

术者简介

陈书达,教授,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省神经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癫痫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抗癌协会脑瘤专业副主任委员,日本神经外科协会会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NFS)会员。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曾在日本静岗县立综合病院神经外科进修9个月。年~年在日本广岛大学医学部脑神经外科留学5年并获博士学位。

擅长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疗,垂体瘤经鼻一经蝶窦显微手术,颅内肿瘤的锁孔(Keyhole)手术,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微血管减压手术,脊髓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吴漳益,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医院医院进修学习,主攻癫痫、帕金森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功能性疾病的微创治疗,立体定向下脑出血、颅内占位病变的微创诊疗,脑中风和脑外伤后遗症(脑积水、偏瘫等)的综合治疗;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癫痫诊疗中心骨干,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脑病平台成员、发表医学论文数篇,其中SCI4篇(影响因子共10余分),主持或参与厅局以上课题数项。

支持机构

睿米特约

《睿米特约》由国内领先的医疗机器人机构Remebot与神外前沿新媒体共同采写制作,报道本领域最新前沿进展,欢迎业界专家供稿与支持;转载需注明出处并保障文章的完整性,联系邮箱shenwaiqianyan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睿米特约机器人辅助开颅如何用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