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清明节里的中医药文化
TUhjnbcbe - 2021/5/1 18:17:00
治疗白癜风的土方 http://www.tlmymy.com/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的起源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来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流亡国外。流亡途中,来到一个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逃亡了,手下四处寻找,却没有一点可以吃的东西。焦急之时,有个叫介子推的随臣躲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重耳喝下,重耳才渐渐恢复了精神,当发现是介子割肉为自己充饥时,不禁流下了眼泪。

多年后重耳当上了历史上的晋文公,他在重赏众臣后,却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却一声不响地隐居到了绵山。晋文公知道后,痛愧莫及,便亲自上山去请介子推,由于一时找不到,手下有人出了一个馊主意,点起山火想逼介子推出来,然而这场火,却让背着老母亲逃难的介子推,双双倒在一棵老柳树下,装殓时在从树洞中发现一张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血书。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传统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植树、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与中医药文化

1.清明柳

清明柳是一味极好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祛风利湿的功效,其叶能治慢性气管炎、尿道炎、膀胱炎及高血压,外用可治关节肿痛、痈疽肿*等;枝条与根皮能治关节炎,外用治烧烫伤;须根能治风湿拘挛筋骨疼痛等;连其树皮外用还能治*水疮。

2.清明菊

清明菊也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药材,是一种开在清明时节的野菊花,具有舒肝明目、清热解*的药用,还能治疗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病症。这个季节正是春燥时节,肝火旺盛,肝阳上亢,容易出现上述症候。用清明菊泡水代茶饮即可预防又可治疗。

传统清明习俗与健康

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升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对脾胃会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传统的清明习俗中也寓有丰富多彩的养生之道。

1.踏青

清明时节,时逢阳春三月,春回大地,草青树绿,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如此良辰美景,坐在家里是领略不到的。外出踏青对人体有许多好处,人们呼吸新鲜空气,可清肺健脾,增强心与肺的功能。在爬山的过程中,又可以舒筋活络,防止关节老化。特别是在远离城市的郊外或者是海边,山谷负氧离子较多,它不仅能杀死人体内的多种细菌,还可以调节大脑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2.插柳

每到清明节,人们就有清明插柳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春季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了。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复杂的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3.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4.清明时节谨防“湿邪病”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阴雨天气来袭,自然界湿度过大,会危害人体健康,中医称之为“湿邪”。气候潮湿,人体脾胃易受影响,很多人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功能减退症状,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舌苔*腻等,中医叫做“湿邪中阻”。特别是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人体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运动少,如果再加上心情不舒畅,就会导致脾胃功能欠佳,出现和“湿邪中阻”类似的症状。要避免“湿邪病”的侵扰,首先,避免外湿伤身,尽量少呆在潮湿的地方;二是注意劳逸结合,过度疲劳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因此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加强体育锻炼;三是合理饮食,多吃一些能健脾化湿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不宜过度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

(内容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明节里的中医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