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以家为基,家以和为贵,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幸福生活的港湾,也是事业成功的根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部分,优良的家风对于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下面,请跟随小编走近这些家庭、认识这些家庭,
一起停靠幸福港湾,品尝幸福源泉,
破解幸福密码!
1
昔阳县刘西兰家庭
刘西兰家庭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家庭,全家人相亲相爱、互帮互助,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好家庭。
刘西兰一直在基层供销社工作,先后从事过门市部营业员、采购员、会计等工作,在这些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个春秋,现已退休。她的丈夫35年多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任劳任怨,现已退休。
夫妻二人在生活中互尊、互敬、互爱、互相支持,多年来,家里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氛围。刘西兰还是昔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燕山大板”的传承人,为了能让燕山大板文化能够传承发扬光大,她特意走访长者,进行进一步的修编。她还组织妇女群众踊跃参与到广场舞中,让妇女群众在闲暇之余既锻炼了身体,也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2
祁县阎昆融家庭
阎昆融家庭是一个有着26口人的四世同堂大家庭。
阎昆融是一个喜好文化、固守传统礼节的78岁高龄文化老人,在几十年的生活中,一直秉承家里老辈传下来的家规家训家学。年孙子结婚时,老人送给孙子、孙媳的礼物,是他家的家训、《三字经》、《弟子规》以及“一尺布票、五斤粮票、一分钱”,就是希望好的家风能在下一辈手里发扬光大。
阎昆融老人一家一直保持着家庭和睦、乐于助人的良好氛围。年汶川大地震,阎昆融带领家人捐了多元;年阎昆融老人将其评为道德模范所得的元奖金,捐给了村里刚考上大学的6名贫困大学生。
几十年来,阎昆融老人在传承好家风家训的同时,还为子孙做出了好的表率,也在全县倡导“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道德氛围中发挥了表率作用。
3
介休市范丽萍家庭
范丽萍是彦博路社区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的家庭是一个平凡幸福的家庭,全家互敬互爱、热心公益,深得周围邻居的好评。
年的一天夜间,范丽萍丈夫驾驶出租车去祁县送乘客,在平遥洪善镇发现路旁有个纸箱,里面有个弃婴,抱回来一看,是个出生几天的男孩。因为无人抱养,她就带回家里抱养起来。她带着孩子检查,都说是脑积水,很难养活成人,她不顾亲朋好友反对,义无反顾地留下了孩子,并给孩子起了个昵称“宝宝”。
孩子脑残发育较慢,快七岁时才送幼儿园。但是,几家幼儿园一见孩子走路不稳和说话吃力的样子,都婉言拒绝了。经她再三恳求,终于被破格收入。孩子学习吃力,她每每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辅导孩子功课。每当孩子成绩有点进步,她都要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让孩子每天都生活在快乐之中。
范丽萍用一颗伟大的母爱之心,十四年如一日地精心培养脑残儿子,年,她被评选为“介休好人——弃婴家庭集体奖”其中之一。
4
灵石县尹娟家庭
尹娟由于遗传原因,至今身高未超过1米。丈夫翟俊伟也是一名残疾人,行动不便,但他积极向上,没有因自身原因而放弃努力。
夫妇俩共同经营着俊伟手工艺品加工合作社,也是马和乡扶贫帮扶自主创业基地。但是合作社的销路一直不太好,夫妇俩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大胆创新,提升品质,开拓销路。
夫妇俩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也更愿意去帮助别人,他们的合作社也帮扶当地爱好手工艺品的贫困户,帮助他们销售手工艺品,增加收入。
尹娟夫妇俩没有因为残疾,而自暴自弃,而是勇敢拼搏、勤劳致富,传播正能量。
5
左权县王晓宇家庭
在左权县辽阳镇东沟村有这样一户家庭,妻子坚守后方,照顾一家老小,丈夫为国戍边,守护一方平安,这就是刘健和王晓宇的家庭。
妻子,重视学习,尊老爱幼显美德。他们结婚后一直和父母一起住,婆婆身体不好,她不仅在生活上给予照顾,而且积极创造条件让婆婆享受生活的乐趣。她常叮嘱丈夫在部队安心工作,家中有她照料。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承诺。她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带领儿子从小学习国学,教育他学会做人做事。
丈夫,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民。刘健忠实履行一名消防员的职责和使命,一直战斗在灭火救援第一线,把8年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赤峰消防特勤事业,屡立战功,这些荣誉的取得既凝结着他多年的心血,更包含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他们是世间最平凡的儿女、最简单的父母、最恩爱的夫妻,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构建令人羡慕的家庭。
6
平遥县陈朝辉家庭
陈朝辉家庭是个幸福和睦的大家庭,她和丈夫孝敬和蔼可亲的奶奶,幼儿园工作之余在公公婆婆厂里帮忙,公公婆婆一直以来热心资助村里的每一项公益活动,一双活泼可爱的儿女在本村小学就读。
年进入幼儿园工作以来,她以身作责,率先垂范,坚持每天第一个到园,安排每天的工作,每天最后一个离园,收拾检查幼儿园设备安全。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老师和孩子们,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得到了幼儿园上级领导的认可和家长们的信任和肯定,并多次获得“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她身兼京陵村团支部书记、村妇联副主席、镇妇联兼职副主席等职,积极组织带领本村妇女精心组织和积极参与上级安排部署的“美丽庭院”创建、创建卫生城市、扫黑除恶等各项工作,都获得了良好的成绩!
7
寿阳县贺林燕家庭
贺林燕的家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夫妻相敬相爱,孝顺婆婆,教子有方,邻里和睦,是邻里夸赞的最美家庭。全家人遵守*和国家的*策法令,诚实守信,积极参加*治学习,参与村集体各项活动。
在家庭中,贺林燕是一名好媳妇、好妻子、好妈妈。对婆婆非常孝顺,为老人端茶送饭,从未让老人家吃过一口冷饭剩菜,并经常与老人谈心,让婆婆生活地快乐、健康。为教育好孩子,无论农活多忙,她总要抽出时间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做事。
贺林燕和家人把自己的空房收拾出来,成立了“妇女之家”,邻里们和村里的姐妹们闲时也都喜欢来她家坐坐,一起聊聊天。谁家有困难,她都热心帮忙,为她们解决矛盾,邻里相处得很融洽。
8
榆社县王兴家庭
爱岗敬业、和谐维家。王兴夫妻俩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支持。王兴平时驻村扶贫,家里一切事务都由妻子常冬梅主动承担,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常冬梅是一名小学教师,从教十年来,爱岗敬业,先后多次被评为县、校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书香满堂、学有所长。王兴一直酷爱读书,以前在家一闲暇总是书不释手,下班后,大部分时间都用到了读书学习上。顺利考取国家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证书,现在他们家有2个书架余册图书。
邻里和睦、热心公益。王兴于年加入榆社义工协会担任副会长,主要负责项目运维、活动方案起草等事宜,妻子于年加入,利用闲暇时间免费辅导孩子们书法;随后于年6月,租房设立义工协会教育实践基地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经常举办亲子阅读等家庭教育方面的公益讲座。
9
榆次区侯亚英家庭
侯亚英的父亲于年突然去世,为了不让母亲感到孤独,她辞掉工作,一心一意照顾母亲。母亲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她就学习研究刮痧拔罐,按摩理疗。她尽己所能,让母亲健康快乐,能享受幸福的晚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叛逆的年龄使得她不知所措。她一边学习一边不断地鼓励孩子,就这样,孩子越来越好,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她还经常带孩子一起参加公益活动,帮助困难家庭。
侯亚英的丈夫是个非常老实的人,他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地在外打工,并支持供养她的母亲。侯亚英的婆婆非常通情达理,帮夫妻俩照顾公公,不让他们分心家里的事。
10
和顺县贾志英家庭
贾志英是一个创业者,她与丈夫携手并肩创建了秀鹏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成立8年间夫妻二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克时艰,推动合作社发展起来,同时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幸福温馨的家给了他们很大动力。
夫妻俩以前是做蔬菜批发生意的,正好赶上村里修水库,当时他们就想这些年挣了一些钱,想发展回报故乡,帮助移民搬迁的村民就业,同时带动村民们一起致富。经过认真的考察和讨论,他们最终决定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加上当年的市场形势不错,蘑菇出产的第一年,他们就拿到了“第一桶金”,让他们发自内心高兴,后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合作社在发展的过程中先后解决自村和周边村民余人就业问题,还带动了10余户村民自建大棚种植香菇,真正实现了最初的心愿。
贾志英和丈夫将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为梦想不懈奋斗!
11
太谷县李转平家庭
李转平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自年参加村委会工作以来,一直主管妇女工作兼计生专干。30年间,她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凭着一颗热情善良的心,积极服务全村妇女姐妹。
李转平为孩子营造温馨和睦、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儿女们乐观向上、独立自强。儿子高中毕业以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大学攻读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以后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女儿也同样优秀,现在是一家上市国企的财务人员,工作和生活中踏实肯干,乐于助人。
李转平作为一名村妇代会主任,村里事情多,经常忙得顾不上家,丈夫给了她很多宽容和谦让,让她放心工作。在对待长辈方面,她和丈夫坚持正直做事,友善对待老人。
李转平在家庭这个课堂上,给儿女们上了精彩的一课,她的儿女也会将好家风继续传承下去。
学习先进家庭,感悟优良家风,传承中华美德。他们为广大家庭树立了榜样,让我们一起行动,以小家带动大家,践行良好家风,争做模范家庭,为构建文明晋中贡献家庭之力。
文
JZFL
图
各县(区、市)妇联
制作
牛志敏
晋
中
妇
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