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家里有个皮孩子,真的要靠ldquo打
TUhjnbcbe - 2020/12/29 12:50:00

DrBing

育儿

昨天我写了《豫章书院案终于宣判》(戳链接),很多读者的反应很强烈。尤其是当了家长的读者,一方面心疼这些被送去矫正学校的娃,痛斥他们的父母太蠢了;但另一方面又常常困惑,家里娃子真的很皮,应该怎么引导才算合理科学?尤其是这类“打服一个算一个”的观点,居然也有好几十个赞,可见还是有不少人认同的——“坏孩子”就改打。养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问题,咱今天就专门针对“皮孩子应该怎么管”和“打孩子到底有没有用”这两个话题来讨论一下。

我Bing从小就是一只见墙就上、见树就爬的野猴子,非常贪玩,经常跌伤碰伤,曾被誉为“校医室最频繁访客”。

所以我看到这张照片特别有感触

小学对面就是省地质局,有一个很大的花园,而且省内建筑施工打地基,找到的矿物都会卸在局里(以致我现在还能说出百多种矿物名称和化学式)。

对于当年的我,地质局简直就是一个到处是惊喜的大宝库。

根据家规,我只要完成了当天作业,随便怎么玩。于是我一般在放学前就发疯似的做完作业,然后在地质局玩到7点多天都黑了肚子饿了,才回家。回得特别晚的话,家里就留剩饭菜。

然后有次在地质局找到几根大水泥管子,我就爬了进去摇啊摇啊,没想到那里地势有点斜,然后管子就连着我一直滚,起码滚了10米。

我醒来的时候是在地质局医务室,头上包着纱布。爸妈也收到电话赶了过来。后来妈妈带着我提着礼物去地质局,感谢救了我的叔叔阿姨和医生。

我当年这么荒唐的野猴子,现在的回忆中,居然不记得爸妈有骂过我一次,从没逼我做文静淑女。

否则,我怎么可能从3、4岁就有自主行动能力,一直野到14/5岁?

我觉得我爸妈的做法,就是尊重天性。我觉得我不是天生特别野,而是家里的纵容程度造成了我特别野。

我的邻居小G,一个三岁的小女孩,有一天,看见哥哥姐姐们在切水果,她也要切。我给她一把小刀,我其实有一点犹疑的,但我还是给了她。

果然,小G没一会儿就切到手了。我拿了一个创可贴,给她贴好。

过了没几天,小G又想切水果,我正在想要不要给她,最后还是给了她。然后,她又切到手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小G还是问我要水果刀,我想她已经切到两次手了啊,可是我还是给了她。

她就第三次切到了手。

不过,从那以后,她也切水果,但是再也没切到手了。

如果你的孩子切到了手,你会不会还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她刀?

其实,孩子想要尝试和探索的许多事情,都是存在风险的,关键要看,孩子是否能承担得起这个风险。

小G切到了手,我没有很夸张地说“是不是很疼啊”,她自己也没有特别难过,贴上创可贴就算了。

很多大人,看到娃切到了手,跌倒了哪里破了皮,就特别紧张“啊,宝贝你流血了”,娃就觉得自己好像受了很严重的伤,也变得紧张起来,本来没想着哭的,也嚎啕大哭了。

然后大人又说:“你以后可千万别玩刀了,太危险了”,娃以后就不能玩刀了,默认刀是危险的。

可是,难道娃子不需要学会使用刀吗?一把切水果的小刀,大人又在旁边看着,有多大的风险?

也不过是像小G那样,切破几次手,慢慢就学会了用小刀,自己也不觉得怎么样。

其实四岁后娃子用小刀切水果,切到手的情况都很少。只是小G才三岁,手指没那么灵活而已。

即使她还没那么灵活,我们也没跟她说“你不行”,还“感谢你为我们切水果”,她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还蛮有价值的。

所以,很多探索都伴随着风险,我们权衡一下,娃和妈,能够承担的风险,就让孩子去做。

孩子即使受一点小伤又怎么样,比起“我不行”这种持续的挫败感,擦破点皮真的不算什么。

娃有一个认识社会,形成一些被社会认可的行为,而后才能被社会接纳。

这个认识,其中有一个重要环节,除了教之外,就是让他自己试。娃是在不断尝试中成长的。

我们常说,顽皮的野孩子聪明,多有出息。为什么?因为顽皮,试的机会特别多。

但也因为这种顽皮,很多孩子会被家长认为“太皮”“太淘气”,“缺乏管教”。

怎么管教?大多数家长的做法就是打骂、恐吓、训斥。

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华生,是历史上仅次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人物。

他曾做过一个争议很大的恐惧实验,实验对象是一个8个月大的婴儿小艾伯特。

一开始,华生给小艾伯特送可爱的小白鼠、小兔子、小猴子,小艾伯特非常喜欢,兴奋地伸出小手去抚摸它们。

可两个月后,当小艾伯特想要抓住小白鼠时,华生突然在他背后敲响一根大铁棒,巨大的声音吓得小艾伯特哇哇大哭。

此后,只要小艾伯特想要抚摸小动物,华生就会猛敲铁棒,吓得这小孩剧烈抽搐跌倒,痛哭不止。

最后,小艾伯特看到任何毛绒玩具、毛皮大衣、头发,甚至圣诞老人的胡子都会吓得哭起来。因此华生得出了研究结论:人的恐惧,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孩子,是可以被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塑造和矫正的。之后他把自己的观点写成了《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一书,在书里他号称:“只要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将他培养成任何类型的人”“对待孩子,就应该通过恐惧来驯化他们的不良行为,让他们成为社会精英。”这耳目一新的理论,简直是千万父母的福音啊!家里的熊孩子终于有救了!于是这书瞬间在米国成为畅销爆款,甚至到现在还被一些国内的家长奉为圣经。但让人意外的是,5年后,6岁的小艾伯特却因为神经损伤导致的脑积水去世了,没有人能说得清这和华生的实验有多少关系。更讽刺的是,当他把这一套用在自家三个娃身上后,他们成年后居然全部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大儿子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自杀身亡了;二女儿酗酒、易怒,多次自杀;小儿子一生流浪,靠着他的救济勉强过活。他的大儿子死前还在指责父亲是“没有同情心和情绪上无法沟通的人。他不自觉地剥夺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种感情基础。”到晚年时,华生也开始推翻自己的理论,也在反思自己的问题。但用他的方法养育出来的那些心理缺陷的孩子,却再也回不去了。当你觉得孩子“皮”的时候,不妨多“看看”孩子本来的样子。孩子在一些特定的年龄阶段,本身就有着特定的行为模式。比如他们婴儿时永远喜欢把东西扔在地上,喜欢摸“脏”东西,喜欢玩水,喜欢“闯祸”,这些都是属于那个年龄阶段特性,并不是“皮”。只有父母看到了孩子本来的样子,看到了属于那个年龄阶段的规律,才不会对孩子有那么大的成见。其次,更要通过表面的行为,感受到孩子内心的需求,顺应他们的天性,而不是逆势而为。就像我家Alice问我,家里娃子特别多动,要不要报个书法班,“磨一磨”娃的性子。我说你是在给自己和娃找罪受啊!娃如果精力旺盛,最应该做的是想办法帮他们有效释放精力,而不是“磨”,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娃如果爱“野”,那就在确保没大危险的情况下,让娃去野,尽情地野。

如果这也不让试,那也不让碰,这就是在取消或代替娃应有的成长过程。

我们做父母的,要经常蹲下来看看他们的世界,听听他们的声音,多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相当然的“我以为”。

Bing总结:

其实热闹的娃跟安静的娃,各有各精彩。

而且,娃就是一好奇心爆棚,十万个为什么,好动乱窜的物种。如果这不许做,那不许做,不压得娃憋屈抑郁,就是原地大爆发。

无论如何都要记住:拒绝用恐惧去驯化孩子。宁可要一个活生生的野孩子,也不要一个被阉割过的“听话”胆小*。

推荐阅读:

《“人间炼狱”豫章书院案终于宣判!但所谓的“矫正”悲剧远没有结束》

《不要脸的孩子更开挂》

《要么早恋,要么不恋,千万不要高中才天雷勾地火!》

胖友们,最近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里有个皮孩子,真的要靠ldquo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