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横跨太平洋、相隔公里,由远在美国的学者“亲临手术现场”指导细节的远程增强现实技术(AR技术)会诊手术。
这也是一场勇于创新、挑战未知的神经内镜手术。
年4月1日,公安县患者赵先生(化名)医院手术室的手术台上。一只标记笔从美国波士顿“穿越”至手术无菌区,在“病灶”上圈圈点点,从容落刀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张华平博士。
借助全新的基于AR技术的远程会诊系统,医院成功实施了湖北省首例远程AR神经内镜手术,同时也是湖北省首例神经内镜下孤立颞角造瘘术,把以互联网远程医疗、人工智能为载体的分级诊疗又向前推进了坚实的一大步。
突变:
康复期间又遇死劫
家住公安县的赵先生今年60岁。5个月前,他幸运地逃过一“劫”——突发脑溢血,通过及时手术,挽回了生命。手术过了大约3个月,眼看着康复训练渐入佳境,赵先生却突然出现意识障碍等症状,甚至发展到失语、手脚不听使唤。
家人不敢掉以轻心,医院做了脑部CT检查。这一查居然发现,赵先生左侧侧脑室里有一个“孤立”的囊肿。它不依附在血管或神经上,却压迫了脑内重要结构,引起患者出现上述症状。而这个囊肿是什么?从何而来?该怎么治疗?却无法定论。
当地医生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于是,他们一家慕名找到了医院神经外科张华平博士求诊。
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和反复阅片,一个生僻的词汇——“孤立颞角”,浮现在张华平博士的脑海中。
孤立颞角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局部梗阻性脑积水。
据介绍,自年首次报道至今,文献可见病例不足30例。当侧脑室出现病变,颞角脑脊液流动受阻,脑组织粘连,颞角扩张,形成高颅压,出现头痛、癫痫、意识障碍等症状,甚至造成偏瘫或死亡。
术前消*准备
赵先生真的是得了这种罕见病?在邀请到自己博士期间的导师、国内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翘楚、医院神经外科专家陈晓雷教授在线会诊后,张华平博士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厘清:
神经内镜另辟蹊径
病情得以确诊,治疗刻不容缓。
传统治疗脑积水的方法,是在头上打洞,身体里架桥,即从大脑至腹部放置引流管。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短期效果明显,但该条“管道”在发挥“疏泄”作用的同时,也经受着淤塞、感染的压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包括分流管位置不佳需要多次手术调管;分流管植入机体内增加感染风险,并影响患者活动;分流管堵塞导致分流失败;脑脊液压力与分流管压力不协调导致分流不足或过度分流等,都将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
将患者调整至最佳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能解除患者疾病,又不影响其生活质量呢?
“有!这就是神经内镜技术,它为脑积水提供了更加微创的、更加符合正常生理的治疗方法。”一个大胆的治疗方案,在张华平博士的脑海中开始构思。
经过数周观察,张华平发现,患者脑内囊肿有增大趋势,符合手术指征。导师陈晓雷教授建议他另辟蹊径,采用国际前沿的神经内镜造瘘手术,打通脑积水自体吸收通道,既一劳永逸,又可以为患者节省大笔置管费用。
可是,问题又来了。由于颞角位于侧脑室的颞叶内侧深部,周围神经结构复杂,因此,对手术精度的要求相当苛刻。湖北省尚没有神经内镜下侧脑室孤立颞角造瘘的先例。开展这类高精尖的手术,通常会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打飞的”前来坐镇指导。而此时,陈晓雷教授远在美国研修,患者的病情又经不起拖延,怎么办?
独立完成这样难度系数极高的病例,即使对张华平这样经验丰富的脑外科专家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和冒险;而明哲保身,选择简单术式,牺牲患者利益又非他所愿。幸运的是,互联网科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全新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AR技术)的远程会诊系统,将地球另一端的医生“带进”了荆州手术室,保障了这次跨越万里的远程实时医学协作的成功实现。
创举:
远程医疗+AR黑科技
什么是AR技术?——通过专业的AR(增强现实)远程手术平台,在手术现场,利用高清摄像装置对手术情况进行实时拍摄,通过高清视频转播,将画面传输至远程专家处。当手术医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在手术台上请求会诊时,透过虚拟眼镜,会诊专家即可通过在联网的移动设备上标记手术部位内的某些结构,如:识别标记重点区域、螺钉进入点、进入方向和长度等操作意见。
医院
远程AR神经内镜手术现场
专家的指导意见都可以通过AR技术,实时呈现在手术医生的手术视野内,同时,还可以进行视频语音交流,帮助术者安全、顺利的完成手术。
“过去的远程会诊,只能对着图片和视频,反复和对方通话。遇到问题,还要截个图做上标记再传回现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我们这次使用的新一代AR技术远程会诊软件,能真正实现实时指导了。”张华平博士说,“远程AR神经内镜手术,在全省同样尚属首例。”
听说要在头上动刀子,赵先生的家属有点胆怯。张华平耐心地讲解:不仅能实现微创,还能彻底杜绝终生带管;术中有国内一流专家实时远程指导,保障手术安全。
基于对医院的信任,以及对张华平博士团队技术、理念的认可,让赵先生一家终于放下了疑虑,全力配合治疗。
通过与陈晓雷教授的一系列远程病例讨论,张华平博士与神经外科团队完善了神经内镜造瘘通畅侧脑室和孤立颞角,将“死水”变成“活水”的手术方案。
术前,为了让赵先生配合检查,保证结果准确,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张华平博士全程陪着他完成了头部核磁特殊序列扫描检查。“完善了检查,依据3D建模,我们才能确定头皮手术切口位置及穿刺方向。这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安全的前提。”
挑战:
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年4月1日,这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手术日。但手术的难度和意义,对医院乃至整个荆州、甚至湖北省医学界而言,却一点儿都不寻常。
上午9时,医院手术室内已万事俱备:远程神经内镜AR手术摄像装置安置妥当;影像连接调试完成;医护人员严阵以待;张华平博士头戴虚拟眼镜……场面仿佛科幻大片。
美国当地时间21时,波士顿,陈晓雷教授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他握着标记笔,就像握着自己的手术器械一样严肃又谨慎。
术前,张华平还在抓紧时间和陈晓雷探讨术中细节。丰富的经验,带来的是自信,而充分的准备,才是成功的保障。
根据手术的需要,赵先生被实施全身麻醉。麻醉是保障手术安全进行的屏障,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师要时刻盯紧监测仪器,以保持患者的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及内环境稳定,并要根据情况不断调整升压药和麻醉药等用量,一刻都不能放松,必须严密控制,确保手术安全。
随后,在张华平博士的指导下,医护人员将患者调整至最佳手术体位:头部向对侧偏转、抬高、前屈,以避免脑脊液过多的丢失。别小看这一步骤,精细的脑外科手术中,每一步都决定着手术最终的结果。
根据手术现场情况,远程平台工作人员也在进行最后的调试,用最佳视角将手术画面及声音传输至万里之外的陈晓雷教授处。
神经内镜是现代科技带给神经外科医生的一双“慧眼”,可以“深入敌后”,直接观察手术区域,就连隐藏在角落里的细微病变,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张华平佩戴的专业虚拟眼镜,又仿佛增加了透视眼,手术部位的实时景象,精准地“悬浮”在他眼前。
圆满:
隔空手术“慧眼”除疾
手术中,张华平博士仅仅在赵先生的头皮切开了3厘米的小口,在颅骨开了一个“猫眼”大小的洞。
接下来,需要穿刺侧脑室。这是手术中极其关键的一步,关系到能否准确到达病灶,同时又不伤害到周围复杂的神经结构。
神经内镜微创显影
根据术前检查建立的病灶处三维景象,张华平沿着患者双侧外耳道假象连线中点,一气呵成地为神经内镜建立起正确通道,随后,将带有摄像镜头的内镜置入脑室内。然而,镜头中传来的画面,却让他心里微微一沉。
正常的侧脑室通常结构清晰。而患者的侧脑室由于组织粘连,如同宽阔的房间结满了蜘蛛网,迷宫似的让人辨不清方向,动弹不得。
同样的画面,也同时呈现在陈晓雷教授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几乎在下一秒,他的声音就在手术室响起:“沉住气,仔细辨认主要的解剖标记,我已经找到了合适的造瘘点,你顺着我的标记操作。”与此同时,陈教授标注出的造瘘点,清晰地浮现在张华平头戴的虚拟眼镜中。
导师的丰富经验,让张华平心里踏实了不少,但手上却一点不敢怠慢:“现在开始就是危险操作了!”操作器械在如蜘蛛网般的神经血管通道中穿梭,一旦碰到重要的神经或者是血管,都可能造成患者残疾、瘫痪甚至死亡。
张华平博士小心翼翼地打通造瘘口,将内镜经造瘘口导入,辨认出侧脑室组织结构,表明已将囊性的孤立颞角和正常的侧脑室打通。
此时,他略微松了一口气,又熟练地进一步扩张造瘘口,并再次探查,确认瘘道通畅,无活动性出血后,才谨慎、从容地撤出内镜,指示缝合。
屏幕那头,波士顿夜已深沉,但手术成功的喜悦仿佛也通过远程平台,实现了“交互”与“共享”。
术后,张华平博士到病房探望患者
万里会诊,这一刻成真,我们是否可期,荆州医学界不断改革拓新的步伐,会促使这交互更深远,共享更广泛。
记者手记:
当梦想照进未来
年3月30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最新科幻巨制《头号玩家》在中国和北美同步上映。如果你认为,影片中脑洞大开的情节和目眩神迷的场景离我们还很遥远,那么就错了!
与这部科幻大片几乎同时“上映”的医院远程AR神经内镜手术,不论是AR远程技术,还是神经内镜微创技术,扑面而来的科技感,仿佛让我们提前遇见了未来。而事实上,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高文宏、张华平和他们背后的神经外科一病区团队乃至整个医院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不是没有更简单的方法,不是非要承担风险不可,而当这个选项与患者利益相左时,荆医人的答案是什么,也就不言自明:“远程医疗有多方面的优越性,为医患双方均可节省大量费用、时间、精力,同时也提高了医疗工作的效率,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共享。如果因为怕担责而放弃创新、放弃对患者更好的技术手段,还谈什么治病救人!”
“荆州市最美卫生计生人”张华平博士的选择,得到了神经外科一医院的鼎力支持:向医院申请建立远程手术指导平台新业务,立刻获得批准;安置设备、畅通网络……手术顺利开展离不开各相关科室的积极配合。
正所谓敢担当才有作为。
以远程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医疗为载体的分级诊疗,是目前国家大力提倡推广的,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次AR远程手术的成功,正是医院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生动实践之一。
沿着“小作为”撑起“大健康”的思路,医院强化预约诊疗、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建设志愿者队伍……每一个转身,无一不是围绕着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问题展开,无一不在沿着“大医精诚,格物致知”的道路前行。
给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平台,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把全民健康的梦想,量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就医感受。从一场手术可以瞥见,作为鄂中南区域医疗中心的医院所描绘的未来。这未来,来得不早不晚,遇见得刚刚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