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葫芦岛新闻网,一键
心存旧貌,未睹新颜。到龙潭大峡谷去走上一走,领略下新颜旧貌,想法由来已久,益显迫切。时近深秋,轻装简服,行色匆匆,探幽寻胜,忘情山水,其乐融融。
地处建昌县老大杖子乡西部,和朝阳市、河北省秦皇岛市两省三市交界,与河北省青龙县相接壤,处于滦河水系东侧分支上游的龙潭大峡谷,近年来已是历经开拓、游客倍增、遐迩闻名。“龙潭有山水,何必去江南!”大多当地人已是了然于胸,耳熟能详。
临近山门远观,古铜土色、溶洞式建筑、峡谷式布局,上方植入石林式景致、山石嶙峋;洞谷嵌入,藤木式支架蜿蜒盘旋、腾挪支撑,旁侧墨黑色尾盘头蜷龙形图案,右中上方嵌入式红字书写“龙潭大峡谷自然保护区”如石壁镶刻,古香古色。近看整门装饰,形态各异,不乏豪华气派,似仿景区形貌而制,沟谷孔洞、石林潭瀑,囊括其中。未至其谷、未临深境,已徒生一种幽遂、神秘之感。
顺入口青石土夯石阶一路向下,曲径通幽,需行过个石阶,可至潭溪。两旁山上,近千种植被覆盖,枝繁叶茂、蓊蓊郁郁,阳光斜落、披金带银,心生惬意。耳闻得旁侧水流淙淙,沟谷欢响;鸟鸣深涧,清脆悦耳。途中双生树足趾相抵,枝干相牵,有多少有情人表情示意,使其缨络盘系、红带飘飘。岩性为雾迷山组层的白云岩,因岩层中垂直性节理发育,经长时间物理风化作用,岩层顺节理垮塌而成崩塌式佛指岩景观。五根尖状石柱,似佛主指天问地、卜测吉凶;中间石柱沿倾向65度节理性倒塌,岩体于山坡崩落,最大直径可达1米,形成了难得一见的自然地质灾害崩塌奇观。
步行约20分钟,便可望到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因地质断裂带产生落差,在河流风雨冲击、侵蚀下而形成的地下峡谷。峡谷总长52公里,纵深米,最宽米,总面积多公顷;因平均海拔超过米,而被誉为“北方小西藏”。这里堪称“幽谷仙境,山水画廊”有数不清的分支峡谷相缀相连。至谷底初见源自龙潭深处的小玉河自西至东流入河北的联谊之水、纽带之溪。水泽清澈见底、穴涌击石、跌宕起伏、水声欢快、一路畅响。顺甬道拐行,一五阶错落石潭与一四阶垒石相距错落,水潭积水倾泻而下,漫阶如瀑、苔痕翠绿,溅水击石、“哗哗”作响。水气沐身润肤,爽气怡人。上方各有仿古式青鼎盘压,似硕大香炉;远望又如春秋战国之时的烽火台,如卫士守护、驻足瞭望。旋走于圆形环道,一个个呈三角形的木栅缀连拱卫,看似有珍稀木种“降龙木”钉制嵌连,交叉错落。途中间隔有亭榭、石桌石凳以备小憩略景。垂忱亭一副对联“龙潭四季云蒸霞蔚如世道,山谷九曲此起彼伏似人生”,以景相托,言世喻生,颇含深意,耐人寻味。下望有浆白色小亭错落有致,一路山峦起伏、群山环抱、峡谷幽长、碧水长流、空气清新宜人。碧瑶池一汪潭水乱石跌落、蓄积深厚。登船过湖,望两侧悬崖峭壁、峰峦叠峰,气势磅礴,雄伟状观。兼之若刀刻斧凿,*斧神工,各具其形。如东北汉子的粗犷、豪迈,高大伟俊、吐气如虹,又各具秉性、粗中有细。山水相映,峰峦变幻,穿插迂回,意境如梦似幻,变化无穷,真的是“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
登临高架索桥的玻璃栈道,眼见有纵向14根、单侧7根直径达40mm的钢丝绳受力悬绕,桥面两根直径达36mm的钢丝绳夹胶着钢化玻璃,横、纵梁相组,跨度.8米,净宽1.8米的空中栈道架于四道沟、山西两沟壑壁之间,下望不仅心惊胆颤,脊背生寒。包袜裹履,人行桥上,玻璃桥面之下,清晰透明、沟深谷密、惊险异常,不敢久观。只得自壮胆势,目视前方,疾步而行。偶向两侧一瞥,见石林奇景,尽入眼帘。象鼻子山长鼻吸水,蜷曲成洞;玉蟒盘伏,钻天入地;情侣峰数世钟情;“仙人指”指向世外桃源,一线天耸峙云天;仙猴伏膝拜佛祖,大鹏展翅冲九霄……石峰全貌,“桂林”之景,伴思绪、想像、意念而成,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套手垫股,脚抵手扶,行于龙潭滑道,曲折蜿蜓、匀速滑翔、身轻似燕,一路酣畅淋漓、兴致斐然,直达谷底。至沟谷腹地,山石嶙峋、谷石错落,遍布其间。微晶至细晶石英的各种集合体,呈规则条带或透镜状体伏于层状碳酸岩中,在灰白色白云质灰岩表面,形成条条黑色、灰黑色镶嵌纹理,被断层错开,远看如千百条花蛇嵌于岩石中间。近视则或吐须仰首、或蜷缩盘附、或钻穴入洞、或捕食猎奇、或平首爬行、或垂首臻颈,无不神态俱佳、生灵活现,故此名称“蛇石滩”。“母子蛤蟆石”屈膝盘坐,环抱相拥。“蝙蝠洞”深隧幽暗,“龙骨洞”内宛如有巨龙骨架,粗细错落、棱角分明;“狼嚎峰”引颈长啸,“英烈峰”豪气凛然,“骆驼峰”毛峰迭耸,各具赏析特色,令人荡气回肠。“天牛洞”于悬崖峭壁之间,高近90米,中间罅隙,腹积破碎坍塌石块,似天牛角击,破山而出;下方碧水荡漾,水草丰美,无数小鱼浮翔水中、悠然自得,如仙府神居之所。漫步石林之内,尽可综合知识底蕴、视觉、观感不同,意像辩识相随,天马行空地描摹出千形万状,愈忖愈觉逼真。山水画卷、长轴相展,蜿蜒绵亘间流连忘返、意态翩翩、诗意连连。
畅爽舒意,意兴阑珊之时,乘船再抵龙潭瀑布之路,可谓趣味横生,更显酣畅。一路山水奇特,悦心怡目。龙潭峡溪潭水面长米,水深约10米左右,潭水碧绿,水平如镜。而龙居之所,最深处却无可预测,更有着双龙布雨,体恤民情,隐身潭底的美丽传说。沿潭溪探幽寻胜,天书石磐附断层,如仙人翻阅;原始洞留存着古人类生活痕迹;比目鱼石雅趣盎然,野猪石匍匐耸鼻,弥勒佛岩胸怀天地沟壑、笑意盈盈、憨态可掬、仰卧溪边;情人石若双躯紧拢,双面相贴、唇吻舌缠、眉目传情、爱意弥深;巨龟石逡巡四周,环卫龙潭……
更引人入胜的便是独具辽西特色、水质极好的自然水体景观。落差达36米,最宽5米的金葫芦瀑布润石滋壁、涓涓细流、汨汨而下,显现若细腻温和的书香淑女形象,情感细腻、柔情蜜意般温情滴泻帘帘飞瀑,恰是“云海崖涛雾拢香,晨纱缕缕映朝阳。情追谷底丛丛绿,梦绕心田处处芳”。而落差22米,最宽达4米的龙潭瀑布恰恰相反,震耳欲聋,倾泄如柱,翻花带浪,直击水面,气势恢宏、煞是壮观。“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水瀑溅落四周,爽气袭人,如河南云台山瀑布的气势斐然。湖面野鹭疾掠,鸭噪岸边,青山夹峙,积水萦回。若至晚,则见“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凌空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滴水观音壁观音菩萨手持琼浆玉液,水滴不断,不徐不疾,如施天泽,让人心生禅意;龙吐天浆于半腰之际昂首仰颈、尾附爪据、下身盘居、睛凸神威,血盆大口喷水如注,溅流有声。行潭之中,无本溪水洞的阴寒彻骨、不见天日;却是日光微熏,凉爽怡人,又有畅游云台山般的水雾痴醉。
“雾锁峰幽迷雅客,鸟鸣林静唱新声。才撩滴水湖中过,又沐醉风亭内风。”整个龙潭大峡谷景区,由水上石林,龙潭瀑布,还有忘忧峰、狐狸峰、护水神虎、石锁、阴阳山、半拉山等处上空不时有鹰群掠过的鹰窝峡三大景区组成。峡谷内峰林峻秀、沟壑纵横、流泉飞瀑,有宽有窄,有的如郦道元《水经注》所述:“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号日天险。”正是“西来一水古今绿,峡里诸山天下奇”。各景可达77处有余,尚有更多需命名拓展。以山、水、洞、瀑、峡巧妙融合而成奇、特、险的独特景观。自然造就无穷魅力,一年四季更有各时景致。春有杜鹃漫野竞放、万紫千红、气味芬芳;夏有蝶舞蜂飞伴百鸟唱和,瀑泻水潺;深秋有漫山红叶、万千景致的独特韵味;冬季白雪皑皑,冰瀑飞悬、晶莹剔透、如珍似玉,千姿百态的巧夺天工;昼有满谷的惊奇怡目,夜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雅性,无一季不引人入胜,无一处不令人流连忘返。
辽西山区,革命老区,历来不乏巉岩峭壁、奇山异水。然画廊谷一路水畅无阻,古铜色削壁千仞,沟谷流响尚待开发;谷仗子柏区清泉寺、龙泉寺双寺源水而成小凌河、六股河,却鲜有客至;白狼山、大青山虽高耸入云,峰峦叠峙,却有攀援负累之最;处处风景虽数不胜数,别具一格,但唯有龙潭大峡谷之唯一地下潭泽,瀑布之势,设施完善,首屈一指。
辽西人耿直,山村人挚朴良善、童叟无欺。沿途山珍野味,绝不漫天要价,而是低行就市;山村酒郭,绝无黑店之说,却有火热之谊。绝不似某些景点的欺行盗市,物超所值而惹人非议、大煞景致。这里虽无名山大川的古刹钟声,却人存善念,心怀仁慈。于此低价品食农家风味、绿色菜蔬、生态家禽,又可令人大饱口福。
龙潭大峡谷,真可谓福地洞天,探幽寻胜的佳景圣境。
高山流水
□李亚*
说起音乐,笔者认为分古典曲目和现代曲目。古典曲目推崇《高山流水》,现代曲目推崇红歌,其次是流行音乐、乡村民谣和美声、摇滚。
红歌听起来振奋昂扬。《浏阳河》、《四渡赤水出奇兵》、《红星照我去战斗》……岁月峥嵘,人间正道几多风雨沧桑。歌声叫你树雄心立壮志,激情澎湃,意志坚强如钢。
流行音乐,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亲情母爱、江河草原、励志怀旧……走进歌厅,必唱《久别的人》、《历史的天空》、《前门情思大碗茶》。唱着唱着,你的侠骨柔情,曾经玲珑少年的懵懂情怀,往昔岁月的所有忧伤失落,都会漫卷而来,最终剥蚀掉浮躁浅薄,叫你的人生沉静下来。
近几年,爱好读史,夏商周春秋战国唐宋元明清。对西方文化和音乐几乎不去涉足,总觉得《巴黎圣母院》、《百年孤独》、《圣经》,虽影响深远,但读来总觉不如我们本土的《红楼梦》、《西游记》、《道德经》更明晰、更熨帖,心灵更好领悟。一如本土的筷子对之于西方的叉子,米饭馒头鸡蛋汤对之于牛排咖啡番茄酱一样。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云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烟”,我们的词汇才真正承载得起厚重、深刻和飘逸。也曾试图欣赏歌剧,走进国家大剧院观看国外歌舞团的专场演出,随行朋友如痴如醉,我却如坐针毡、恹恹欲睡,好似“对牛弹琴”,于我是一种折磨。后来去问专业人士,就说纯音乐非常人所能欣赏,需有高雅层次、要了解曲目的时代背景等等,所以咱们还是独自享受本土老旧的文化和音乐吧。于是就买来相关书籍仔细研读。越品越深越发现,尽管朝代更迭,可世上应该没有一种文化和音乐能如古风楚辞唐诗般历经岁月风尘依然历久弥新,影响和陶醉了一个又一个世纪!上古时代,我们的《韶乐》,就在韶山之巅悠扬悦耳了。《高山流水》、《渔舟唱晚》、《二泉映月》、《广陵散》……曲牌如星,星光闪耀。古典曲目,用古典乐器演奏,是唯美。古典乐器制作材料大多来自远山,带着孤寂和悠远。琴弦一拨,山川应和,草木启齿而歌。雪霁的寒江、连天的芳草、险峻的高山、碧空的鸟叫,一起散入耳鼓。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风萧萧兮易水寒。”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志得意满的*客、仗剑天涯的侠士、官场失意的才子、登上断头台的贤人,无不用音乐来抒发悲欢离合,传递爱恨情仇,找寻难觅的知音。
人到中年,自然就有许多烦心事。那夜,不知怎么就失眠了,翻过来掉过去地“烙饼”,结果就把几十年来的失意都搅了出来。漫漫长夜越发难捱。后来就摸到手机,胡乱按着键盘,翻出存储的几首曲子,找到《高山流水》。琴弦乍响,一股流水殷殷而来。“未成曲调先有情。”听着,听着,一双手脚规矩了,听着听着,蹬乱的被子盖好了,听着听着,一颗心终于平静了下来。我听出来了,她弹奏的是盛夏已过、初秋即来的山水之音。这流淌着的山水,拨动我的心弦,触动我的满腔乡愁,呼唤我回家。于是在那个周末,我回到故乡,带着邻家几个孩子,笑着闹着上山了,去找寻高山流水。
故乡的西山和白狼山相邻,站宅门西望,煦暖的秋阳下,远方山岭起伏,层峦叠嶂,青翠欲滴——好诱人啊。我们兴冲冲翻过西山,爬上一座高峰,又下到狭长的谷底。林荫小路几乎被草木遮蔽。手里摘着野果,鼻息闻着清香,头上鸟儿飞舞,虫儿吱吱啦啦——好惬意啊。再走,就见一片裸露的山岩上挂几条绿带,在苔藓深处不知所踪。
这下,孩子们兴致更浓。
“走喽,走哇,追她去!”
他们异口同声,叽叽喳喳。穿山涧、钻密林、揪野草、牵藤蔓、拽裸根、抱大树,一路找寻。终于,在一低洼处发现了其踪迹,此时涓涓清溪已然汇成流水。流水时宽时窄,时舒时缓,涔涔有声。我们知道,山下的六股河就是由无数这些流水汇聚而成的,最终滔滔南下奔流入海。我们或倚或靠或卧,就连最调皮的侄孙儿也不再嬉闹了,都在静静地听,听高山流水。
她肌肤白如新雪,秀发墨如黛玉,面若桃花初绽,裙似翠玉尽染,双眸闪闪,十指纤纤,在石缝里,树罅中,草叶间,拨动山之弦,于是,高山流水的多种乐音,由幽深的历史深处纷至沓来。
咚咚。这一股流水是在布阵的山石里走出来的吧,左冲右突,有挣脱牢笼后的疲劳、冲动和喧哗。锣鼓齐鸣,弓如霹雳弦惊。
哗哗。这一股流水是在谷底奔涌出来的吧,晦涩难懂又真真切切,忽如银瓶乍破,又似平地惊雷。
嘤嘤。这一股流水是在花荫深处款款而来的吧,悄怆幽邃,温婉缠绵,大珠小珠落玉盘。
叮叮。这一股流水是在云霞里流出来的吧。妙曼多姿,非花非雾,千回百转,舞之蹈之。
一霎时,我们的意识,全都顺水流走了。抬头,夕阳西斜,青山更高,空谷更幽……
虹螺岘旧商号—太和堂
□张凤凯
民国年间,虹螺岘街面上有三家比较有名的药房,分别是大德堂、永安堂和太和堂。
大德堂和永安堂开办之初,虹螺岘地区没有官办医馆,西医也没有传入,境内百姓有病只能看中医;大德堂和永安堂均选址在虹螺岘河以西,位于街面最繁华处,一南一北,隔道呼应;两店老板都是本地人,乡亲情厚,人脉宽广。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因此,生意非常红火。而太和堂,是步两店后尘,店址在虹螺岘河东,偏离商业区;太和堂的老板李太和还不是虹螺岘人。可是,他却能把买卖做得风生水起,和大德堂、永安堂成鼎足之势,是因为此人医术高明,经营有道。
李太和,原籍连山区金星镇。他出身中医世家,其父李大先生成名较早,擅治跌打损伤、寒热诸症。清末,曾治好某巡抚夫人的顽疾,巡抚要封赏他做官。李大先生以山野之人,闲散惯了坚辞。巡抚就赏赐他二十块元宝和一个鼻烟壶,李大先生依旧回乡行医治病。
此后,李大先生名声鹊起,慕名请他看病的络绎不绝。不想却让他生了骄奢之气。先是吸食鸦片,成瘾之后,再有求病问药者,就不再殷勤察问,不论来者病情缓急,他都要吸食够了鸦片,过足了瘾才给看病。有人上门请他去家中看病,需备二人抬的轿子接送才能前去。数九时节,还需备暖轿(即轿中置一炭火炉,供轿里人取暖)接送,否则,概不往诊。
有钱没钱的求医者都对李大先生望而却步;吸食鸦片,耗尽了李家的钱财,也*害了李大先生的身体。不到三十岁,李大先生撒手人寰,撇下年纪尚轻的妻子和三个未成年的儿子。
李大先生的妻子李氏是个有主见的人,她无力养家,就为孩子们谋划出路。长子忠厚老实,吃苦耐劳,她就托人在沈阳找了一家裁缝铺,送儿子去当学徒。
李太和是李家次子。他聪慧过人,幼时看父亲开方抓药,耳濡目染,受了熏陶,略知药性、药理。李氏就托人把二儿子送到虹螺岘,给一家药铺当学徒。工钱也不计较,只要能有饭吃,更为的是将来二儿子能把李家要断的医术继承下来。
李太和学徒的药铺在虹螺岘规模不大,也没名气,是一对老夫妇经营。李太和到了药铺,每天面对各种药材,望闻识辨,没过多久,就知道了各种药材的药用和真伪,以及如何配伍。他又爱好学习,把父亲留下的药书找来看,不到一年工夫,有人拿方来店买药,他看了就知道病人得的是什么症候,用的是滋补类还是壮阳类药。过了一年,他就可以根据药方上的药材加减,辨识开方人的医术优劣了。
李太和对店主老两口尊敬如父母,店主夫妇更视李太和如己出。李太和在他们丧失劳动能力时,侍奉床前,为他们养老送终。自然,李太和继承了药铺的财产。已经深谙药店经营之道的他没有满足原来药店的规模和经营方式,而是重新在老爷庙东选址,开了带有自己名号的药房太和堂。
李太和开办太和堂的时候,他的三弟李长发在家乡行医,已经小有名气。
李长发字德民,又字好儒。他没有进过私塾,母亲李氏就教他看书识字。稍大一点儿,到了进学堂的年龄,因为家里没钱交学费,他就悄悄趴在学堂窗外听先生讲课。到了冬季,天寒地冻,他身上衣着单薄,听课到入神处,也浑然不觉冷。这样,李长发学会了识字读书。他读的书多是家中传下的医药典籍。他对父亲留下的成方医案尤感兴趣,不分昼夜揣摩研习。等到李长发将父亲传下的药方背熟吃透后,遇到左邻右舍有病,他信手拈来一方,病家半信半疑拿了去药铺买药,病人服下确有显效。病患一传俩,俩传仨,李长发的名声就被传了出去。
找李长发看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就在他成家立业、业有所成的时候,二哥李太和请他去太和堂坐诊。
此时的太和堂已经在虹螺岘占有一席之地。李太和不光能看病,还施展出经营的才能。他发现虹螺岘周边人口众多,又有逢二五八大集,可前来看病的,仅凭大德堂和永安堂满足不了需求。所以,他开始扩大经营,请了坐堂医看病诊脉。不光按方抓药售药,还经营起药材批发的生意来。中成药、饮片、丸散膏丹样样俱全,吸引周边药店和医生来店进药。李太和还招了不少学徒,教授望闻问切之术,为的是把太和堂做强做大,薪火相传。多年以后,从太和堂走出的张老恒,成为锦州地区的名医。而李太和的继子李生阳,也是从太和堂得到了义父的真传。
太和堂的生意如日中天,李太和忙活不过来,就想到了三弟。李长发欣然来到太和堂,当起了坐堂医。李长发禀性刚直,到太和堂不久,有虹螺岘伪满警察来看病,他照样开方收费。警察寻了个差事要抓他,幸亏李太和跟当地衙署相熟,请了警察署长和当事人吃饭,才把事情摆平。可是,李太和遇到贫困的病人,总是替病人考虑,能省则省。就是有钱的人来,能花五角,也不多花一元。而李太和已经由中医完全变身为商人,眼见大德堂和永安堂竞争激烈,太和堂面临生存的压力,李太和就开导三弟,开店要以赢利为目的,根据病人的家境条件,开些大处方,给用些名贵药材,也是两全其美。李长发学医时就以济民为志,虽然说话的是二哥,又关系到家族和自己的切身利益,却不为所动。因为哥俩意见相左,李长发辞了职,又回到家乡开起了诊所,并起名“德民”。
年“跑反”,李长发将诊所搬到东青堡。李长发看病,有钱也看,没钱也看。有钱拿药,没钱也能把药拿去。有的病人没钱,不好意思,李长发就拿出账本,说权且记账,等有了钱再还。时间长了,账簿竟积攒了厚厚几大本。解放后,李长发又回到虹螺岘太和堂。临走前,家人说,旧账也该清清了。李长发竟然把账本全都烧了。家人不明所以,李长发说:“医者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病人有钱,不会欠账。如今咱们走了,他没来还钱,还是没钱。你去要账,他为难。我已经治好了他的病,为什么还要叫他为难呢?”
李长发第二次搬到虹螺岘,是因为太和堂公私合营,他又被请去当坐堂医。因为李太和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而李长发有两个儿子,他就将长子李生阳过继给李太和。李生阳在太和堂学医,帮助打理业务,继承了伯父的产业,公私合营后,太和堂医院,医院工作。
虽然太和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完成了它的使命,李家的中医医术却一脉相传,其精湛技艺至今为人所称道。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有一天,李生阳的侄子左臂摔坏,当时不能动弹,恰好李生阳赶上。他用手一摸,知是肘部骨折,就用手将其复位。没有固定材料,他捡了一张纸壳,夹在侄子肘上,找了根绳子缚上。三月后,侄子手臂伸展自如,四年后,顺利通过体检,考上了飞行员。
李长发的次子李生岐,幼年随父亲学医,后进修于锦西卫校中医班。毕业后,医院中医科工作。曾有一初中生患脑积水,人事不省。西医只能开颅,又恐性命不保。经李生歧几副药后,水消人醒。后来,该学生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又有金星谷某,患肠梗阻,服李氏医方大成加减香苏散,立竿见效。某年大年初一,谷某突然发病,赶紧叫儿子去求李大夫。李生岐正在家中过节,便开一方,谷家人买了药,谷某服一剂,便恢复如常。
如今,李氏家族从李大先生、李太和到李生岐,三代人均已作古。但围绕太和堂所演绎的故事,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来源:葫芦岛日报·周末(11月25日)
触手可及“微”观天下
长按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