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上午就看了六十多个病人,是我们来任之堂大药房将近一个月里看的病人最多的一天。病人越多,越容易出错,老师因此给大家讲药房办事的原则,急事要缓办,忙则多错。缓事要急干,敏则有功。同时没有事时要戒一个懒字,有事时要戒一个乱字。修学不怕慢,就怕站,宁可慢,不可散,宁可慢,不可乱。
大家听了很受用,用这些处事原则,不论做什么事,都可以越做越好。
老师来不及多讲,我们也忙得不可开交。秀梅那边抓药,快得不得了,本来抓药是一件非常严格的事,宁可慢三分,也不图快一时。但秀梅人忙心不忙,手忙秤不乱。
由生转熟时,虽慢而不懒,熟能生巧后,虽快而不乱。
老师最放心秀梅抓药了,有秀梅在那边,老师根本用不着担心药的分量。但老师还是叫我们把药方压一压,别那么快放到抓药台那边去,怕给秀梅、周师傅太大压力。
这边我们吊痧的病人越来越多,大凡有瘀血,血脉滞塞难通的,老师一般都让给我们吊痧。并且交代我们说,学吊痧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经常与疾病打交道,怎么可能避免感染病气呢?
看到至第42个病人,是脑梗死、脑积水的,做了插管,人走到哪里都觉得陌生,必须要他妻子陪伴,他说经常头晕眼花,看东西非常模糊。
老师叫他伸出舌头,整个舌头都是紫暗瘀滞的。老师便从凳子上起来走到他身边,亲手为他点压按摩,足足按了四五分钟,老师问,觉得怎么样了?
那病人脱下眼镜,激动地笑着说,头好像轻松很多,眼睛也清楚多了。
我们会心一笑,知道这都是预料中的结果,因为这种用吊痧与按摩的方法缓解病苦的例子,我们大药房每天都在上演着。
可这病人的妻子却不怎么看好中医,而且疑心很重。医院里面花了不少钱动了手术,却都没有明显好转,这次看老师只是在病人耳后点按几分钟便见效。她便说,这大概是心理作用吧?我们也只好一笑作罢。
那病人却三番四次地追问,并且说,这药能治好他的病吗?
中医自古以来就有六不治之说,最重要一条便是:“不信医者不治。”既然怀着疑虑猜测的心态来看中医,对中医生不抱信心,又何必要喝中药呢?真是让人无语啊。
疑你五*之一,猜疑是学子修学的巨大障碍,猜疑更是病人医病的巨大拦路虎。我们读不少名医传记,发现他们绝大部分不是靠决定聪明成才的,靠的是对师长无比的信任跟恭敬。只要有一分猜疑怀疑夹杂,就像牛奶里头掺水一样不纯,容易坏掉。
今天病人偏多,病案只能少写。忙于治病写药方、吊痧,就会疏于记录病案,这样病人偏多却反而难写好医案。这正应了一位老中医所说,一位中医,一天看病超过10个后,就很难有研究的精神了。
这老中医意思是要医者精看病,深思病,。百处通不如一处精。事无巨细,不专则不精,业无大小,不熟则不巧。
节录自《任之堂跟诊日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