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高血压造成脑出血的彭先生,做完手术后进入昏迷状态。经历了手术治疗及促醒康复后,如今的他已经能正常吃饭睡觉,甚至行走数十米的距离,让家人倍感欣慰。
专家介绍,植物状态清醒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康复过程,现代医学有多种促醒技术进行辅助。
植物人状态“觉醒”被视为“奇迹”
昏睡了几年的植物人,在家人的呼唤下睁开了双眼——在影视剧中常出现的桥段,实际上却并没有这么简单。医院副总监周景升介绍,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都会导致患者进入昏迷及植物状态,自医院开展神经康复以来,已收治了多名重度脑损伤患者。他们的最初状态主要是昏迷,患者不会睁开眼睛,像睡着了一样,之后慢慢进入到植物状态,有觉醒和睡眠周期,但是对外界没有感知,没有形成有效的思维。进入到植物状态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后,会出现最小意识状态,但意识恢复和身体功能恢复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植物状态的“觉醒”在大众认知里如同“奇迹”,事实也确实如此。患者需要在内环境稳定和外环境刺激的双重作用下,才有可能逐渐康复。
影像学临床指标判断能否“觉醒”
昏迷状态何时清醒?植物状态是否还有希望恢复意识?周景升介绍,这些通过影像技术以及临床指标,基本可以进行判断。
首先要检查脑干的网状结构以及大脑皮层是否受损。网状结构是大脑的唤醒系统,也是“觉醒”的核心,如果该位置有病灶或受损,昏迷状态的患者醒过来就非常困难。
而醒后能否恢复意识,则要看大脑双侧皮层是否完好。之所以看“双侧”,也是为了“备份”,只要有一侧完好,就有恢复意识的可能。但如果双侧大脑受到弥漫性的严重损害,可能就无法恢复意识,这种情况多见于窒息、溺水等情形。而脑外伤、脑出血一般都是单侧皮层受损,恢复意识的机会也就更多一些。
医院,专家会采用多种影像技术进行判定,除了普通的核磁CT检查大脑受损情况,还可以通过功能核磁来判定大脑的脑功能区之间是否有联络。如果功能联络比较好,“觉醒”的概率也就更大。此外,电生理检查,如脑电图和诱发电位,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创造稳定内环境
预防并发症提高血氧浓度
周景升介绍,对于有希望“觉醒”的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来说,康复医师第一步会为患者创造稳定的内环境,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开放性伤口、肢体损伤、肺部感染等都是不利于患者恢复的状态”。此外,护理人员还要经常帮助患者翻身,避免产生褥疮;帮助肢体做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保持关节活动度等等。
67岁的彭先生,因高血压造成脑出血,做完手术后进入昏迷状态,于今年3月转入医院。他昏迷了3到4周后没有明显的意识恢复,专家通过复查确诊他发生了脑积水。
“脑出血患者很容易出现这一并发症。没有清除干净的淤血,可能会将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堵住,压迫大脑,导致大脑功能受损,患者不容易清醒过来。”周景升介绍,彭先生被转入神经外科,进行了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之后他的状态逐渐好转,并恢复了意识。
“促进患者恢复意识的同时,要进行全面康复治疗”。彭先生逐渐恢复意识后,康复治疗师开始为他定制更加周密的康复训练计划,进行体力训练,从能站起身,到进入水疗池借助水的浮力站立并行走,如今,彭先生已经能在地面行走几十米的距离了。
在创造稳定的内环境方面,高压氧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压氧工程师杨守诠介绍:“在高压氧舱内,用两倍的大气压力,相当于在潜水10米深的压力下,给患者吸入纯氧。”这种方式使得血液中的含氧量比呼吸正常空气高几十倍,对大脑供氧有明显改善。
为给客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医院的一个高压氧舱内最多安置两名患者,在不涉及氧浓度问题的前提下,取消了吸氧阀,让患者吸氧更轻松,保证了高压氧的效果。
外环境刺激
特异性康复辅助促醒
周景升直言,由于昏迷或植物状态的康复周期长,病床压力大,收治这类患者开展康复工作的医疗机构并不多。因此,医院在收治此类重症患者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多种康复手段,帮助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现代医学认为大脑细胞受损后,想让其再生是极其困难的,造成的功能缺失很难再生。但是可以利用“大脑的可塑性”,也就是说受损脑细胞周围的细胞可以替代受损细胞的功能,通过康复训练和外界刺激,创造外部环境,来进行肢体、言语等功能的康复。
在和睦家,除了采用基本的按摩、冷热水刺激、痛觉刺激、味觉刺激等良性刺激之外,还会使用一些特异性的促醒康复治疗手段。
例如可采用大脑皮层兴奋技术,也称神经调控技术。“比如在运动区刺激一下,相应的手指就会动一下。”通过经颅磁刺激的设备,由变化的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聚焦到大脑皮层上,形成电流进行刺激,电流强度跟大脑自发形成动作电位类似。另一种技术经颅直流电刺激,也可以产生类似治疗效果。此外,深部脑电刺激等较为前沿的手术治疗方式,可为符合指征的患者提供全面促醒康复。
周景升建议,对于植物人促醒和由于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情况神经受到损伤的患者来讲,最好在急性期病情稳定后立即进行综合促醒治疗,避免错过促醒的*金时期。
文/本报记者陈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