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首班车”重启纠葛
冯庆艳一边是中央高层多次力挺核电发展的表态,一边却是新建核电项目审批迟迟未重启,这种延续一年多的矛盾局面或将于近期得到打破,而核电重启“首班车里的幸运儿”到底花落谁家,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纠结与难题?自去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提及要“开工一批核电项目”以来,一年多时间里,核电被中央*府最高层力挺开闸已经多次,核电领域也掀起了企业重组、上市、出海等诸多重大戏码,然而除了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前的在建核电项目外,所有新建核电项目审批却依然为零。多位核电企业内部人士曾向经济观察报表达着对审批开闸的期盼与焦虑,而如今“靴子”终将落地。“中央高层发展核电的态度是明确的,而经过中央多方权衡,近期将获批的三个沿海项目应该是中广核集团的大连红沿河二期、华能集团的山东石岛湾核电站以及中核集团的福建福清核电5、6号机组。”一位核电业内消息人士对经济观察报称。虽然踌躇了一年多,核电重启“首班车”整装待发,发展核电的大方向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里边夹杂着技术路线之争与安全规模发展的矛盾、企业海内外无序竞争与主管部门难以协调的矛盾以及企业利益诉求与老百姓安全诉求的矛盾等等,核电发展注定将是一条充满荆棘与波折的道路。重启背后的纠结核电仅占中国总发电量比重2%,但却备受外界关注,如今新建核电项目审批重启便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沿海核电开工条件成熟的项目并非仅上述那三家,缘何这三家有望获批?“这是因为中央高层考虑较多的是技术路线与项目安全问题,由于2007年引入的美国AP1000技术在后续建设中问题颇多且示范项目迟迟难以投产,而"华龙一号"等自主创新技术也没有实际项目运行依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府的决策,所以才出现高层力挺与审批拖延的矛盾局面”,一位核电企业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说。时间回溯到2004年,中国决定引入三代核电技术,而参加竞标的有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技术、法国阿海珐公司的EPR技术和俄罗斯的核电技术。最终中国选择了美国的AP1000技术。上述人士透露,中国运用AP1000技术“首堆”的浙江三门核电站和山东海阳核电站共四台核电机组获批开工,然而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颇多。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计划于2013年建成,但至今仍在建设中,而投产时间估计到2017年了,山东海阳项目一期工程两台单机125万千瓦机组预计2016年投产,该项目于2009年9月24日开工建设,超出了核电5年建设周期。据了解,二代技术与三代技术的区别在于安全指标上的不同,而受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影响,中国抬高了核电安全各项指标门槛,而这意味着原来的核电二代技术被淘汰,而三代技术成为新建核电项目的主流。“AP1000技术的示范项目迟迟不投产,影响了中国其他运用该技术项目的审批进程,而二代技术被淘汰,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也未有项目依托,这或是中央高层拟批准上述三个沿海项目的主要原因,”上述人士说。三个项目的技术都颇具代表性。据经济观察报了解,上述三大项目,中广核的红沿河二期拟采用CPR1000改进技术,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装机容量约200万千瓦,技术方案与一期工程相同;华能集团的石岛湾核电是第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堆技术CAP1400示范工程,装机容量约300万千瓦;而中核福清核电5、6号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第三代技术,装机容量约200万千瓦。值得关注的是,中广核的CPR1000改进技术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是中核和中广核两者技术的融合,而华能的石岛湾CAP1400技术则是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在AP1000技术基础上自主创新开发的技术。但是与前两者纯商业运营不同的是,华能的石岛湾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带有科研性质。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全国核电上标杆电价定为每千瓦时0.43元,这意味着华能石岛湾核电项目后续投产后,上电价可能要高于此,国家将会为此给予其补贴,但是为了消化吸收花重金引进的AP1000技术,这是必走的一步棋。去年11月19日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14-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确定,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打消了之前业内关于“十三五”期间将下调核电建设目标的顾虑。一位业内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说,上述几大技术路线项目虽将获批,但离建成投产需5年左右时间,这意味着投产空白期内难以实现规模化复制建设,这势必会影响后续项目的审批进程。到底如何发展,正是中央高层所纠结的难题。《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对内陆核电明确提出“研究论证”。业内人士对经济观察称,这意味着很多内陆核电项目在2020年之前都将无法落地,内陆核电进入了“研究论证”阶段。不过消息人士对经济观察报透露,未来几年内陆并非一个核电站都不建,可能将建一两个核电站作为试点,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连续几年全程跟踪评估当地生态环境,然后才会有下一步的方向。新“三国杀”将上演除了多条技术路线的纷争,一度令中国高层头疼的,恐怕还有几大核电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和主管部门的协调无力,而如今随着中电投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核技)合并有进一步消息,新“三国杀”戏码将上演。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去年盛传的中电投和国核技合并一事,但中核一直表示反对。如今已经在能源局等各部门之间获得了一致认可,只等着国务院一纸批文。如中电投和国核技最终合并的话,“三分天下”将成为未来的竞争格局。据了解,中核、中广核和中电投是中国三大拥有核电运营资质的企业,中核是一个涉及核*工、核电、核燃料、核应用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的长产业链多元化企业,而中广核则以核电建设与运营为主业,业务较为集中。另外,中电投如果能够与拥有核电研发技术、工程建设经验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整合成功,实力也不容小觑。不仅如此,大唐、华能、三峡、华润等能源巨头近年来对核电产业也非常感兴趣,未来核电行业的竞争力度会更加激烈。这是因为核电站的投资回报率非常高,公开资料显示,最新的全国核电标杆电价0.43元/千瓦时,单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盈利估算(不考虑税收优惠),单位千瓦造价约
13000元,年发电利用小时约
7000-8000小时,则机组发电度电利润约0.09元/千瓦时,净资产收益率水平达到近26%,远高于煤电和水电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哲告诉经济观察报,由于没有建设运营经验,且没有核电建设资质,华能、三峡集团等电力企业进入核电领域,主要是通过参股或投资的方式,所以多作为财务投资者方式介入项目。以山东荣成石岛湾核电站为例,该项目最初由华能选址,而目前控股方是拥有CAP1400技术的国核技。2009年12月17日,国核技和华能集团以55%和45%比例出资设立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全面负责示范工程CAP1400和后续CAP1700的建设管理和建成后的商业运营,但华能和国核技都不拥有核电运营牌照。如今核电业内好消息不断。刚刚结束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一如既往地力推高铁和核电出海,而去年底刚成功上市的中广核电力也于1月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去年经营管理等情况,由中核和中广核联合开发的“华龙一号”技术也在国内拟建示范项目,为更好地“出海”做准备。然而,几大核电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至今仍未化解,上述人士称,虽然国家能源局给划分了海外竞争的范围,但是企业并不遵守这个口头的约定,不仅如此,在国内选址和项目建设上的竞争也颇为激烈。但是相关部门却不能对企业的无序竞争进行协调,这种局面亟需*府部门以强势姿态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