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比较优势变化及*策应对
摘要:目前,处于经济新常态时期的中国正将一部分低成本制造业向外剥离,出口产业结构处于调整阶段,但出口额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中国出口额强劲的增长一方面加强了与日韩的经贸往来,另一方面也引发*界与学界对中日韩三国在东亚地区经济地位的重新审视与探讨。为此,有必要对中日韩三国出口结构变化所反映出的比较优势的变化及其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其对东亚区域生产分工可能产生的影响。
中国论文
关键词:
出口结构;比较优势;中日韩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04902
1引言
渣打银行在2015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供应链的性质将在未来10年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将重塑国际分工格局。作为世界最大全球供应链源头的中国一面正将很大一部分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剥离给东盟等地区,一面又在筹划践行“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战略,预示着全球供应链的扩张趋势。与此同时,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新投资对东盟等地区的注入,资金流向的改变也间接说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提升。近些年来,中国出口额的持续增长,并在2002年超过日本。2013年,中国工业品出口总额为2.05万亿美元,较1990年增长了24倍,是同期日本出口总额的2.7倍,韩国的3.7倍。这种势如破竹的出口增长趋势已超出东亚地区“雁阵模式”的解释范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中日韩三国间的贸易结构,也影响了三国间的比较优势。周松兰(2007)比较了中日韩三国主要出口商品的出口额、重合类别、产业分布、技术含量和加工程度等,进而深入分析了中日韩之间出口贸易结构及其竞争优势。龚敏和李文博(2006)选取了1990-2004年中日韩三国的贸易数据,对三国贸易间的依存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认为中国贸易的发展扩大了日韩两国相互间的出口贸易,并在中日韩三国构成的贸易格局中起“桥梁”作用。袁晓莉(2010)对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存在着互补性与竞争性;金明玉和王桂敏(2011)通过计算中日韩三国贸易相关系数和比较优势指数,对三国贸易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与特征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上述研究的样本时间段主要集中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在频繁受制于美国几轮量化宽松*策的外溢效应过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都在筹划提升自身或自身所在地区在当前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那么,中日韩作为东亚对外贸易格局中最主要的三个国家,其比较优势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新常态下的中国该如何把握比较优势变化时期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从出口结构变化入手,考察中日韩三国比较优势的变化,探究这些变化对区域生产分工产生的影响,进而给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2中日韩三国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及特征
本文收集了中日韩三国各产业贸易数据,并计算出各国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的数值,从而将产品分为5个商品群组,结果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站(http://)提供的数据整理。
为便于直观地观测中日韩三国比较优势的变化特征及趋势,根据表1的分类,本文将三国各商品群占本国出口额的比重绘制成曲线图。通过观察图1-图3,不难看出,中日韩三国在比较优势的变化上各具特点。
在中国,具有持续比较优势的第1商品群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较高,但呈明显下降趋势。第1商品群占比的下降主要是由纺织和玩具小商品这两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占比的大幅下滑所导致。1990年,纺织品和玩具小商品占出口总额比重为27.7%和15.9%,而到2013年,该比例分别降至11.0%和8.6%。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比较劣势转为比较优势的第2商品群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呈持续攀升趋势,从1990年的9.9%上升至2013年的39.6%,并于2010年超过了第1商品群占出口总额的比重。
在日本,具有持续比较优势的第1商品群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远高于其他商品群,仅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略有下降,且主要是由家用电器出口占比下降所引起的。由比较劣势转为比较优势的第2商品群的出口占比呈稳中有升趋势,从1990年的139%上升到2013年的24.9%。
在韩国,具有持续比较优势的第1商品群的出口占比优势并不明显,第2商品群和第3商品群的占比值在不同时期均与第1商品群有重叠。这说明,在1990-2013年期间,韩国的比较优势产业的更迭较中国和日本频繁。电力机械和家用电器一直是韩国的比较优势产业,且两大产业占总出口的比重较为稳定。由化学制品、运输设备和精密机械所组成的第2商品群在总出口中的占比增长迅速,尤其是精密机械,在1990-2013年期间增长了近8倍。第3商品群占总出口的比重也明显下降,其中,如纺织品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占比下降得尤为迅速,1991年,纺织品占韩国出口总额的比例还高达19.1%,而2013年这一比例已跌至2.5%。
由此可见,日本比较优势产品占出口比重最高,一直保持在60%以上,中国居次,韩国最低。这说明日本比较优势产业结构较为稳定,虽然近些年日本经济增长放缓,但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是机械类和交通运输设备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依然居中日韩三国之首。韩国各产业的出口比重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呈现出明显的正向变动趋势,即第2商品群和第3商品群的出口占比变化趋势明显相反,说明韩国比较优势产品出口依存度较高,比较优势产业结构稳定,且整个国家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如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出口比重下滑,新晋比较优势产业(如通用机械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出口比重上升,说明现阶段中国比较优势产业结构较不稳定,处于出口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 3结论与对中国的启示
本文对中日韩三国比较优势的变化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发现三国的比较优势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在比较优势产业类型及其变化趋势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对区域分工与贸易合作均产生影响。研究表明,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上升明显,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下降显著;日本精密机械和运输设备比较优势稳中有升,韩国电力机械产业的比较优势保持强劲;家用电器产业的比较优势在韩国和日本均呈减弱趋势,而化学制品和钢铁有色金属产业在韩国和日本的比较优势呈逐年递增趋势。
由于中日韩三国比较优势的变化,东亚区域生产分工格局正处于重构的*金时期,那么中国该如何在这段时期根据本国比较优势的变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提升在区域生产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呢?
首先,强化处于上升中的技术密集型比较优势产业,提高产品的资本和技术含量,如通用机械和电力机械产业,同时保持与日韩在此类产业上的差异性。因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更高的附
件值,从而有助于提高本国在区域生产分工中的地位。
但日本和韩国经济起步比中国早,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中国如果仅期望以后发优势取代日韩在这类产业上的比较优势,那么很可能在经历一段飞速追赶时期后进入超越的瓶颈期,突破赶超瓶颈的关键是在相似产业上具有产品差异性,从而有利于长期维系比较优势。
其次,提高化学制品和钢铁有色金属产业的附加值,在这两类产业上增加贸易竞争力。近些年来,日韩的化学制品和钢铁有色金属产业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明显提高,且这两大产业占日本的出口比重也迅速上升,说明这两类产业在区域内的贸易地位逐渐增强,并且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这两类产业都是新晋的比较优势产业。因此,中国也可以在这一时期加强国内化学制品和钢铁有色金属产业的附件值,在区域性新晋比较优势产业的贸易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最后,刺激内需,提高吸纳最终消费品的能力。虽然中国在出口产业结构以及比较优势上都有所提升,但与日本和韩国依然处于区域内垂直分工的状态,同时,相较于日本和韩国,中国具有更广阔也更具增长潜力的消费市场。因此,中国可以通过刺激内需提升其在东亚的最终消费品市场地位,增强在区域贸易合作中的主导权,为在比较优势产业的贸易竞争中赢得利益交换筹码。
参考文献
[1]龚敏,李文博.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中日韩贸易相互依存关系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2).
[2]金明玉,王桂敏.中日韩比较优势模式的变化特征及其启示[J].东北亚论坛,2011,(2).
[3]袁晓莉.中日韩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J].中国商贸,2010,(19).
[4]周松兰.从前100位出口商品看中日韩出口结构竞争[J].国际贸易问题,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