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行*审批制度是理顺*企关系的突破口
调查发现,企业认为理顺*企关系是下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结合问卷与调研,我们将企业反映的*企关系问题总结为6个方面:行*审批、*府歧视、*府职能、*府诚信、*府干预和地方保护。针对6个问题,提出理顺*企关系的*策建议:一是将改革行*审批制度作为突破口;二是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建立面向所有类型企业的服务体系;三是做实服务、强化监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四是还清旧账,履行*府承诺;五是进一步实现*资分开、*企分开,完善法律和*策环境;六是通过改变地方*府*绩观,破除地方保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通过调查发现,企业认为理顺*企关系是下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结合问卷与调研,我们将企业反映的*企关系问题总结为6个方面:行*审批、*府歧视、*府职能、*府诚信、*府干预和地方保护。针对6个问题,提出理顺*企关系的*策建议:
--将改革行*审批制度作为理顺*企关系的突破口
一是改革行*审批制度的重点在于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力、提高审批效率。对于"在行*审批中最需要改进的"问题,56.3%的企业认为是"提高审批效率,落实限时办结制"。48.9%的企业认为需要"减少审批层级,明确各级部门审批权限";36.2%的企业认为需要"增加关于审批标准和流程的透明度";34.8%的企业认为需要"减少审批事项,放松管制"。
二是重新梳理审批事项,对众多非重点领域、非数额巨大项目尤其是涉及企业投资等常规经营内容的审批,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对鼓励类项目的审批应逐步放开,实现对企业投资的事前引导、事中服务和事后追责,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不再出现企业因为审批丧失投资机会以及投资前被限制、投资时被控制、投资出现问题后无人负责的情况;对备案项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存档备查",而不是以不符合规划目标等借口干预企业战略决策。
三是明确*府审批职权,不能让审批替代法律,更不能超越法律。*府应将审批与法律手段相结合规范企业行为,企业出现问题交由法律解决,而不能因为怕企业违规就利用行*手段一概禁止;将集中于中央*府的审批权限下放地方,明确地方*府的权力与责任,减少其权力"寻租"空间和"上有*策、下有对策"的操作空间,同时也能减轻中央*府的工作压力。
--消除*府歧视的重点是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建立面向所有类型企业的服务体系和公平的法律体系
一是淡化所有制差别。尽量淡化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制度和*策上的差别,实行"国民待遇"和"一视同仁";*府决策和*策执行的重点应突出强调 "非禁即入",强化标准管理,废除所有制限制;*策执行和*府决策的标准应突出强调以企业实力和行业发展前景为考量,在*府各类*策中,尤其是准入*策,要坚决避免出现因所有制不同而限制进入的条款。
二是清理限制性*策。加快清理已有的各种限制性*策,打破行业不公和地区封锁。
三是建立全范围服务体系和公平的法律体系。*府出台*策要充分考虑不同所有制企业和不同规模企业的诉求,服务体系要覆盖所有类型企业。将法律作为企业抵制不公正待遇的重要手段,建立"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法律体系。
--转变*府职能的重点是做实服务和强化监管,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一是以"服务企业发展为目标"转变*府宏观管理方式。各级*府部门将工作重点从管理和控制企业转变为帮助企业,由企业"跑"变为*府"办";*府在办事过程中要及时关注企业需求,灵活调整规则和程序,做到*府职能转变与企业发展同步,增强*府的服务能力;建立*府和企业之间的固定沟通渠道,对企业反映的*府职能缺位、越位、不到位的情况和由于*府部门间职责不清致使问题久拖不决的情况要及时处理并反馈,解决企业 "投诉无门"的状况。
二是*策的制定和调整要充分尊重并听取行业和企业意见。不能走形式,要明确规定*策的制定必须有行业和企业代表参与;*策出台后,要有标准、细则等配套*策同步跟进;中央*府各部门、中央*府与地方*府、各地方*府之间的*策要建立相应的协调和监督机制;要建立*策执行结果的评价反馈机制,对于出现的共性问题,要及时调整或取消。
三是整合*府信息资源,建立涵盖*府体系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各类指导性信息,包括*府各类*策和细则、宏观经济形势、境外投资*策和环境、国内各地区招商引资*策、行业预警等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四是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府监管的重点应强调规范,在国家法规和*策的统一框架下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同时加大惩罚力度,增强法律的威慑力。关于"提高*府市场监管能力的重点"问题,63.3%的企业认为是"转变*府职能,减少行*干预,增强监管独立性"。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企业选择此项的比例均高于50%。
五是重视行业协会的发展。明确定位协会为企业服务的职能,规范协会行为,引导其自律发展;重视协会代表企业反映的问题,与协会在*策制定与执行、标准制定等方面合作,借助协会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提高*策的执行力。
--提升*府诚信度的重点是还清旧账、履行承诺
解决企业稳定预期的关键是保持宏观经济*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集中力量摸清*府拖欠情况,包括被拖欠主体、拖欠事项和事由、拖欠金额、偿还能力等,出台专门*策解决此类问题,以维护*府形象、保护企业利益。
--避免*府过度干预企业的重点是进一步实现*资分开、*企分开,完善法律和*策环境
放宽市场准入,还企业自主决策权;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司法程序的透明度,防止司法随意性;同时,鼓励企业在面临*府过度干预时,以法律、法规条款和科学的决策程序应对,充分利用舆论的力量,而非一味被动接受。
--破除地方保护的重点在于改变地方*府绩效观
对本地产品进行保护只是地方保护的外在形式,地方保护的主要原因在于保护地方税收和提高*府经济绩效,共有83.6%的企业选择这两项。针对此现状,中央*府应全面综合考评地方*府的工作绩效,引导其改变当前绩效观,将注意力从 "比数据"、"拼规模"、"造形象"转向 "比服务"、"拼实力"、"促创新";让地方*府逐步意识到要充分发挥外来企业对本地产业结构优化、产品升级、技术和管理创新、员工素质提升等方面的带动作用,而不能将外来企业简单定位为与本地企业抢市场、抢资源。同时,要改革目前地方与中央的利益分配格局,让地方*府有更多稳定的收入用于区域发展而无需与外来企业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