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拉开序幕之后,江夏区法泗街农科村的村民,总会时不时看到一个男青年瘦削的身影,骑一辆简陋的自行车,不断穿梭在各个村湾。他叫李强,是江夏区城市建设局人民防空战备设施管理所的一名基层工作者,他被组织安排在农科村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尽心尽力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下乡之后,李强吃在村里、住在村里,入户调研、访贫问苦,配合村支委制定了“一户一策”扶贫规划。贫困户姜明望家的婆婆身体不好,李强在农科村和纸坊两地多次往返,为婆婆办理重症门诊和医疗保险报销手续,申报民*大病救助。见姜家的房子有安全隐患,李强向街道和相关部门为其申报了c级危房改造补助。去年底老两口住进新房,逢人就对李强赞不绝口,“小李就像我亲人一样,总是不断关心我们,帮助我们,我们心里真的是很感动!”
农科村低保户徐有胜的小女儿徐子蕊患有先天性脑积水,快4岁了还不能行走,李强从各种渠道帮助她,通过省、区电视台的报道、爱心人士的捐赠及网上轻松筹,募得资金3万余元,让徐医院做了第一期脑积水手术。
80多岁高龄的五保户胡象洪在家从床上摔下来,脚摔得不能动弹,李强医院,一切办理妥当后才回家;听说行动不便的五保户高勋余和高中华需要办理老年证,李强跑到到区民*局自费为他们办理了老年证并送到老人手中;低保户姜胜坤自幼双目失明,一直住在别人家中,李强在*策范围内为他申请了无房改造,不久以后,姜胜坤将得偿所愿,搬进崭新明亮的新家。
对待所有的贫困户,李强都是这样事无巨细、尽心尽力。贫困户提到他总是竖起大拇指,大家认为,只要有他在村里,大家就对脱贫有信心。
因户施策
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自驻村帮扶以来,李强一直努力地从根本上想办法帮助贫困户脱贫,他多次上门和贫困户商谈脱贫计划,了解贫困户的需求,为贫困户找路子,寻法子。
了解到徐有胜、姜明海等贫困户有稻虾连作产业脱贫的想法,但是缺少前期资金的情况后,他向上级单位申请了产业扶持资金。共落实了产业扶持资金5.2万元,扶持徐有胜、姜明海等贫困户进行稻虾养殖。作为农科村产业扶贫典型,养殖进入正轨有较可观盈利后,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带动农科村的其他贫困户一起进行稻虾养殖,在自身脱贫致富的同时,也能带动全村的贫困户共同发展。对徐有胜的养鸡产业,他邀请专家对其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并帮助其进行后期的土鸡、鸡蛋的销售,同时协调为其申请了产业持扶资金,修建了养鸡棚。
驻村两年多以来,李强为贫困户邓金秀、徐有胜、姜明海办理了低保,目前农科村家庭条件困难的精准扶贫户大部分都已纳入了低保救助的范围,解决了生活难题;他帮助姜明望和姜明海办理了新农合重症医疗门诊,协助他们申报民*大病救助资金,为四户患大病的贫困户落实了住院医疗报销补救补助;他帮助5名贫困学生申请了“助学扶智”、为2名学生办理了“雨露计划补助”;他对贫困户徐有胜、徐德胜、朱向贵进行小型产业扶持。
两年以来,农科村共12户贫困户都按照目标要求顺利完成脱贫销号,村民休闲广场也在李强努力下进行改造,维修近米道路,造价近30万元。
舍小家顾大家
情系扶贫户
最初下乡时,李强的爱人正身怀六甲;年春节,他的女儿出生,李强只请了几天年假陪伴家人,享受了初为人父的快乐之后,就马上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上。年春节即将来到,李强的女儿也快两岁了,他笑说从女儿出生到现在,两年多里他陪农科村贫困户的时间比陪女儿还要多。尽管家里需要他照顾,可是他已经顾不上了,一直以来,他心里对家人们充满了愧疚,因为他始终没办法尽做一个儿子、丈夫、父亲的义务去照顾一家老小,他心里记挂的,是农科村的贫困户们。
几本厚厚的日志记录了李强这两年来的工作,也是他心系贫困户的真实写照。工作日志的扉页,印着习总书记提过的古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他身上体现了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高贵品格,体现了*员干部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