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彤:医学为梦,伸手摘星
编者按:秉持对医学专业的信仰和踏实刻苦的态度,孙彤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了一定的成就,拥有着闪闪发光的履历。整装不懈远航,青年来日方长,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让我们认识这位风采少年。
个人简介
孙彤,中共*员,
华西临床医学院级神经外科学博士研究生。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26篇、Medline数据库收录1篇、中文核心3篇。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口头报告或壁报展示10余次,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院校级科研项目,曾获国家公派留学资格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康弘一等博士奖学金、四川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四川大学优秀研究生*员学长、四川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四川大学优秀研究生等多项荣誉。
心怀理想
勇攀高峰
(孙彤)
孙彤在研究生阶段主要从事脑积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脑外伤和脑出血是神经外科较常见、致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的两种疾病,且常会继发脑积水。孙彤的研究重点就是探究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继而找到有效、安全、无创的治疗方式,并试图降低其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
谈及对自己专业的看法时,孙彤表示,医学是一个高深的专业、一份高尚的职业和一项伟大的事业。作为医学研究生,应当立德修身、崇德向善,涵养人文学养,夯实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攀高峰。正是怀着对医学的这份信仰和执着,孙彤才能在医学道路上独自面对各种挫折,不断前进。“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有坚强的毅力来面对各种磨砺和障碍,坚持不懈。”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在团队的帮助下,孙彤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导师、师兄师姐和同门师兄弟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帮助他丰富了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了临床实践技能,更是引导他培养了刻苦踏实的工作学习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尤其是我的导师,他经常会以自己的经历教给我们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和窍门,并以自身行动为我们做出表率。”
提前规划
提高效率
(孙彤多次参加国内会议并作口头报告)
在孙彤看来,不论是读研还是读博,做好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会让学生在未来的几年里有较为清晰的步伐,知道自己的着力点在何处。但是这个规划并非是和别人的步调一致,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才是最好的。
他进一步说明:“我觉得规划跟自身因素相关,比如个人和家庭原因,另外还有社会因素,比如自己想从事什么职业、到什么类型的工作单位等,规划因人而异。”孙彤认为,进入研究生阶段,面临新的生活,应该提早规划,减少迷茫带来的困惑,降低适应研究生生活的时间成本。
目前很多同学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疑惑,认为耗费的时间和完成的任务不成正比,对此孙彤表示这涉及到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问题,而效率和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他认为如果方法不对,效率肯定也不高,“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像导航一样,走了最正确的路,肯定会最快地到达目的地。”
切忌贪快
稳步提升
学术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从事科研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说到学术与科研的问题时,孙彤认为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第一,效率的提高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孙彤谈到自己最开始完成一篇论文和现在完成一篇论文的时间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当前觉得自己进度很慢,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我们做科研本就是一个辛苦和漫长的过程,在最开始起步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了解新理论和方法后,效率就会慢慢地提高。”
第二,掌握正确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确的方法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做科研最重要的就是寻找工作“入门”的方式方法,进而研究解决问题。
第三,把握论文逻辑。如何组织好论文的逻辑,将各个分论点结合在一起,使其层层递进、详略得当,孙彤认为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参考优秀的专著和论文来锻炼自己的逻辑,即“借鉴他们的逻辑叙述”。
最后,主动与导师沟通交流。孙彤以自身经历为例,认为在与导师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成为主动的那一方,积极提出一些想法和问题。对于研究生来说,导师的作用不言而喻,所以适时地“麻烦”自己的导师是很有必要的。
劳逸结合
松紧得当
“
做学术的人往往如同“苦行僧”,学海无涯而吾生有涯,当接触到的学问越多,就越会感觉自身知识的贫乏,故而陷入无限焦虑之中。
在孙彤看来,学术确实需要“坐冷板凳”才能出好成果,但是生活“调味品”也是必需的。不同于端坐在实验室里踏实认真的学生形象,生活中的孙彤是一个热爱球类运动的男孩,在繁忙的学习之余,他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