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脑子进水了医生挖个了隧道排水 [复制链接]

1#
北京比较好皮炎医院 http://m.39.net/news/a_9322893.html

日常生活中,在忘记某件重要的事情时,常自嘲说自己“脑子进水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脑子里没有水,属于错误的认知。

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邓光策说,我们的脑子里本来就有水,但这种水并非普通的水,而是一种“脑脊液”的液体。但如果脑子里的“水”多了,真有可能会变得反应迟钝,这种疾病在医学上叫做“脑积水”。

人体每天产生约毫升脑脊液

邓光策介绍,脑积水是因许多种原因导致,最终使颅内一种叫做脑脊液的液体异常积聚。脑脊液生成过多、循环受阻、吸收障碍,都可以导致脑脊液积蓄过多,使得颅内原本容纳脑脊液的空腔,受到过多脑脊液的挤压而扩大,从而导致一类疾病的总称。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中由血管组织盘绕成的结构——脉络丛产生,当血液流经此处时,血液中的一部分成分“渗出”,形成脑脊液,它主要存在于颅内和脊柱内的空隙间,比如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能供应神经细胞一定的营养,运走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

“正常成年人脑脊液量约~毫升,一天大约产生毫升,也就是说每天至少要更换3次。”邓光策说,脑脊液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不断生成和被吸收,因此处于循环之中,这个循环受阻,是脑积水的重要原因。

步态不稳、反应迟钝和尿失禁

脑积水主要分为梗阻性脑积水和交通性脑积水两种类型。梗阻性脑积水是脑脊液循环通路有梗阻所致,使脑脊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通路发生障碍,梗阻部位多见于室间孔、导水管和第四脑室出口等处。

交通性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的吸收不畅所引起的病理现象。在交通性脑积水中,脑室之间各个孔道都是通的,但问题出在蛛网膜下腔,导致脑脊液可以到达蛛网膜下腔,但不能通过蛛网膜颗粒被吸收。

脑积水的典型症状视乎脑积水的类型,高压性脑积水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等,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表现为步态不稳、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和尿失禁等。

“怀疑有脑积水时要及时进行头颅CT或MR检查。”邓光策说,CT检查可显示脑室扩大程度和脑实质厚度,可用于推测梗阻部位和追踪脑积水病情发展;MR检查可准确显示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的具体形态,用于判断脑积水的病因。

如果确诊脑积水,除极少数经利尿、脱水等治疗或未经治疗可缓解症状、停止发展外,绝大多数脑积水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并且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建议及早手术治疗。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脑积水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通过穿刺侧脑室,将脑脊液引流到腹腔的一种手术方式。

“分流术需要长时间放置引流管,如果后续管子发生感染、堵塞,都需重新进行分流术,重新放管。”邓光策说,采用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弊端是患者需要终身带管,且可能出现分流管堵塞、感染、移位及过度引流等并发症。

尤其适合儿童及年轻患者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光学技术、显微手术器械及立体定向神经导航系统的发展,在治疗脑积水有了更方便的治疗手段,就是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通过打通第三脑室底部,使脑室内的脑脊液与蛛网膜下腔沟通。简单来说,造瘘就是挖隧道,绕开梗阻的地方,重建脑脊液循环。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作为脑积水治疗的另一种选择,不需放管,适用于脑脊液循环障碍发生在第三脑室后部以下部位的梗阻性脑积水和部分传统意义上的交通性脑积水,大多数脑积水患者,具有微创、有效、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以避免分流手术的各种并发症。

邓光策提到,前不久,16岁的小马(化名)因为头痛、呕吐,到医院就诊,被确诊梗阻性脑积水。医生考虑到他还年轻,如果用分流术,他后续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带管生活。于是为他实施了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手术后,小马的不适症状很快就消失了,也避免了带管产生的风险。

“与脑室腹腔分流术相比,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在解决梗阻性脑积水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邓光策强调,这种手术的优势在于避免长期带管,比脑室-腹腔分流术更符合人体生理结构,还可以避免患者分流管堵塞、感染等风险,尤其适合儿童及年轻患者。

陈之瑜刘秋宜通讯员彭可明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陈之瑜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