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深圳一岁零9个月大的女宝巧巧(化名),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腹泻。谁都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巧巧突然出现了抽搐症状,虽然医生马上进行了抢救,但也没能保住孩子的性命。
医院提供的巧巧的病历显示,“死亡诊断”项列有8项,分别为:
1.感染性相关脑病脑疝、颅内出血
2.休克
3.严重混合型酸中*
4.消化道出血
5.应激性高血糖
6.DIC
7.轮状病*肠炎并轻度脱水
8.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巧巧的诊断书上第七项为“轮状病*肠炎”。医院的一位张姓医生表示,小孩病情变化比较快,另外现在有很多不可知的因素,根据后面病情变化,推测可能有肠道感染所相关的脑病。这个病变化快,一旦转化到这种情况下,救治难度非常大。
医生提醒,家长千万别把孩子拉稀当小事儿!警惕轮状病*!
轮状病*肠炎是由轮状病*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轮状病*的症状
●起病急,病初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呕吐现象,持续2~3天,多数病人会发热,体温多在38℃~40℃之间,持续1~4天。
●病后2天出现腹泻,大便每日10次左右,水样或蛋花汤样,呈*绿色或乳白色。
●腹泻重的孩子可出现轻、中度脱水,由于腹泻时电解质损失较少,所以脱水常为等渗或偏高渗。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少数还会并发肠套叠、胃肠出血、脑炎。
●腹泻多在病后4~7天自愈,少数孩子腹泻可持续20多天。有少数病人会发生猝死,这可能与并发心肌炎有关。
得了轮状病*怎么办
1、一般轻度的可以选择口服补液盐(医院和药房有),主要就是防止脱水,如果严重,去医院静脉输液。
2、要多喝水,防止脱水。止泻可以用炒过的米煮粥,也可以煲红萝卜汤。
3、宝宝呕吐后,至少禁止吃食物和水4小时。
4、避免乳糖饮食。含乳糖的食物有:酸奶、冰激凌、超高温奶,哺乳动物的乳汁中也会有乳糖,人乳、牛乳等。同时也不能吃优酪乳、养乐多、糯米、油炸食品。
5、观察宝宝的大便次数及颜色等,做好记录,最好留医院做化验,有利于医生的诊断病因。。
轮状病*性肠炎的预防
1、轮状病*性肠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粪便、污染的水源、饮食等,应远离。
2、如果幼儿园发现有孩子有轮状病*性肠炎,要注意隔离。3、接种轮状病*性疫苗。
春天还有哪些病该防?
在深感痛惜之余,小编想提醒沈阳的爸爸妈妈们,千万别把孩子拉稀当小事儿啊!而且最近沈阳天气有点儿太过分了!一会儿风雨一会儿晴,一会儿冷一会儿暖,分不清是春夏还是秋冬!你忽悠SEI呢?再加上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病*也纷纷睁开了眼睛……
SO,除了轮状病*,春天里还有这些病得严防死守!
流行性感冒
病因与症状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感染病*到发生症状,潜伏期数小时到2天,感染性极强,容易发生大规模流行,其症状比普通感冒严重。绝大多数患儿发病突然,先是出现发冷、寒战等症状,随后发烧,体温升高至摄氏39℃以上,持续3-5天,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倦、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
预防与治疗
流行季节避免带领孩子去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有条件的,提前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属于自限性疾病,在治疗上无特效抗病*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孩子得了流感,家长不必太紧张,注意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防止出现合并症;一般情况下,患儿在一周之内可痊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病因与症状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经呼吸道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6岁以下儿童患病率最高。患儿从感染病菌到发生临床症状,潜伏期多为2-3天,最长可达一周。其特点是起病急,突然发热,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点(或瘀癍)及抽搐和颈项强直等异常症状。严重的可在数天内死亡,或留下脑性瘫痪、脑积水等后遗症。3岁以下婴幼儿除发热、呕吐以外,常常拒乳拒食,并伴有腹泻、睡眠不安、尖声喊叫,容易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流脑流行季节,凡有以上症状患儿,医院检查。
预防与治疗
每年的11、12月份给孩子注射流脑疫苗;流脑流行时节每天用2%-3%*连素溶液或0.2%呋喃西林溶液滴鼻,或多吃一些大蒜。及时隔离流脑患者至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自发病起不能少于7天)。
脑膜炎双球菌对磺胺类与青霉素类抗生素相当敏感。经过抗感染和对症治疗,患儿可在1周后逐渐痊愈。
麻疹
病因与症状
麻疹俗称“出疹子”或“痧子”,是由麻疹病*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6个月大至5岁儿童。麻疹病*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到发生症状,潜伏期为6-18天。典型症状是发热3-4天后,皮肤出现玫瑰色斑丘疹。皮疹大小不等,先见于耳后发际,逐渐波及额面部、躯干、四肢。3-5天后按出疹顺序消退。疹退处见麦麸状的细微脱屑,有棕色色素沉着(过一段时间后会完全消失)。
预防与治疗
按免疫程序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的主要措施(当然,一些接种过预防疫苗的孩子也可能发病,但症状较轻)。对于体质较弱或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孩子,接触麻疹患儿后,可酌情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单纯麻疹患儿不必住院治疗,患病期间仅在家隔离治疗即可,时间一般为从发病至出疹后5天。
如果病程中皮疹时隐时现;或频频干咳,声音嘶哑,呼吸如猫喘,并见鼻翼翕动,唇周青紫;或高热,烦躁不安;或于恢复期突然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或出疹后很长一段时间,食欲不佳,出冷汗,体重减轻,精神萎靡,不愿活动等,应警惕麻疹并发喉炎、肺炎、脑炎、营养障碍,医院检查治疗。
风疹
病因与症状
风疹是由风疹病*引起的传染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从感染风疹病*到发生症状,潜伏期为10-21天。典型症状是发热短暂,半天至一天出疹。初见于面部,24小时内迅速遍及全身。同时耳后、枕部有淋巴结肿大,病愈后肿大的淋巴结很快消失。整个病程约4-5天,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预防与治疗
给易感儿童注射减*风疹疫苗是预防关键。患儿无须隔离,发热期间应用清热解*的中药。如患儿出现头痛、头昏、嗜唾、抽风、高烧不退、呕吐,或有心悸、胸痛、乏力、精神萎靡等严重情况,应警惕是否风疹合并脑炎、心肌炎,或合并肝炎、血小板减少症等,医院住院检查治疗。
婴幼儿急疹
病因与症状
这是一种由病*感染,急性发生,而预后良好的发疹传染病。经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6-18个月的婴幼儿,其中1岁以下婴儿最多。从患儿感染病*到发生症状,潜伏期平均8-14天。典型症状是突起高热,体温可达39℃-41℃。小患儿除高热持续不退外,精神食欲均好,玩耍如常。但部分婴儿易出现高热惊厥。3-5天后体温骤降正常,并出现皮疹,叫做“热退疹出”。皮疹于1-3日内退尽,不留色斑,也不脱屑。
预防与治疗
本病传染性不强,一般不需隔离,以对症治疗为主。早期给患儿服用小儿感冒清热冲剂、板蓝根冲剂等。持续高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并用退热剂;必要时用镇静剂防止惊厥。只要护理得当,婴幼儿急疹一般能顺利痊愈。
水痘
病因与症状
俗称出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与患者直接接触或通过呼吸道都可传播,出生6个月以上到学龄期前后儿童易感染发病。患儿从感染病*到发生症状,潜伏期多为半个月。典型症状为39℃以下发热、头痛、咽痛、乏力不适、四肢酸软或恶心、呕吐、腹痛等。发病24小时以内皮肤表面可出现皮疹,数小时变疱疹,2-3天后干燥结痂。皮疹分批出现,前后共有两三批,每批之间有重叠,痂盖约在两周左右自行脱落,不留疤痕。部分患儿可并发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危害较大的疾病,直接威胁生命。
预防与治疗
接种水痘减*活疫苗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或因慢性病正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孩子,尽应可能避免与水痘患儿密切接触,如不慎有过密切接触,可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
患儿必须隔离至全部疱疹完全结痂(至少6天)。症状较轻者多采用对症治疗。水疱破溃发生轻度感染者,局部涂以炉甘石洗剂(热痱水);如水疱破溃有*色痂皮,则表示已继发感染,须加用有效抗生素。
手足口病
病因与症状
主要攻击对象是5岁以下的孩子,尤其以1~2岁的婴幼儿为主。染上该病后,孩子一般会持续发热,持续时间为2~7天不等。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等症状,不爱吃东西。几天后,手、足、口、屁股等部位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能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与治疗
饭前、便后、外出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儿;
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妥善处理污物;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在使用前后均应充分清洗。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孩子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孩子,不要接触其他孩子。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对患儿粪便要及时进行消*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来源:南方都市报健康时报摇篮网
编辑:于欣鑫
更多内容,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