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偷尸体换脸做一台手术死三个人,央视这 [复制链接]

1#

本文共个字

阅读时间3分钟

央爸大尺度纪录片,9.4分零差评

国字号央视真敢玩,又一部医学纪录片,凭借专业的角度、震惊的内容、大尺度的镜头悄然走红。

这就是纪录片《手术两百年》。播出至今,豆瓣高达9.4分。

摄制组历时3年,走访12个国家,70医院、医学院、博物馆。采访了50多位国际顶级专家,以及15位中国院士。

以国际视角剖开外科手术的古与今,全景展现了人类和疾病斗争的“马拉松战役”。

很多网友看后不禁直呼/p>

“我以为这是歪果仁拍的!”

“看完每一集,眼里都有光!”

“感谢让我生在医学健全发达的今天!”

很多宗教信仰都认为万物有灵。萨满、巫师、圣女等被赋予神圣的职责,以个躯体为媒介,完成人与神灵间的信息沟通。

片中,84岁的关扣妮,是鄂伦春族最年长的萨满,她告诉我们:

有人生病了,萨满给他祈祷,又跳又磕头,不停念经祈祷,直到把病魔驱走。在祈祷的过程中,边说边找病魔,直到把病魔赶得更远,病就好了。

数千年以来,通过神秘的吟唱和乐声来寻找疾病和死亡的原因的仪式,在各个国家都有据可查。

据统计,如今的人类平均寿命为71.6岁,但在多年前,这个数字仅仅是31岁。

这令人叹止的进步,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医学的进步和外科的兴起。手术,则是摆脱疾病和死亡的最直接的方式。

在《手术两百年》中,你不仅会为医学迅猛进步所惊叹,更会因医学史上令人瞠目结舌的“黑历史”,冒出一身冷汗,看完内心只有一个感触:感谢上苍,让我出生在一个医学发达、安全可靠的年代里。

放血:古代西方黑暗医术

人类医学的发展,充满了令人“瞎了眼”的“黑料”。

这就不得不提到古罗马名医——盖伦。

作为一个角斗士医生,他做过两件最轰动的大事。

一是提出人类需要通过解剖来认识人体,这或许就是“解剖学”的起源了。

另一件事则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体液说”,认为人有四种体液:黏液、*胆汁、黑胆汁、血液。你一旦生病,就是因为体液失去了平衡。

而这,也为日后的“医学黑料”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恢复平衡,就要放血。

众多耳熟能详的大人物均死于这一理论。

年8月,莫扎特接了一个活——创作一首安*弥撒曲。

当时莫扎特的身体状况已经出现了问题。体重下降、贫血、头痛、晕厥、喜怒无常。

3个月之后,他已经无法下床,剧烈的呕吐、腹泻让他苦不堪言。他深信自己是中*了。

医生们尝试了很多治疗方法,而其中最流行的就是——放血。

有人估测,在最后的一周里,莫扎特至少失血4品脱。

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血液量约~毫升,1品脱约等于毫升。而莫扎特至少失去了一半的血液。

如果不进行解剖,无法得知他真正的死亡原因,但是很多人确信,放血是杀死莫扎特的“元凶”。

放血,在皇家贵族中可谓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如果一位皇家成员不幸昏迷,那么在他无意识下将会经历:放血、灌肠、催泄,可能还要吃下一头东印度山羊的胆结石。如果医生继续加大“药量”的话,还会用鸽子的粪便做成的膏药涂抹于脚部。

结果,可想而知,只有死亡才能让他的灵*得以摆脱粪便做成膏药。

这样的惨不忍睹的经历一次又一次上演在上流社会中。

放血工具一览

直到今天,在神奇的印度新德里,有一个露天诊所,每天有大量的人前来排队就诊。等待接受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没错,就是“放血”。

九点开门,每天可以治疗40个患者。当地人都相信,排除体内多余的污浊血液,可以恢复身体平衡,治愈病痛。

果然,他们的世界,高深莫测。

Tony老师:外科医生的祖师爷

每次见Tony(托尼:理发师)老师,心情都无比复杂。

可是当你得知古罗马时期的“托尼老师”有多疯狂的时候,你就会感激你的理发师,对你的不杀之恩。

古罗马有一种资深理发师,他负责你全方位的造型打理。

剪头、美甲、去死皮、拔坏牙,以及放血。

当你离开时,不仅带着美美哒发型和漂亮的指甲,还有贫血症。

随着时间的推移,Tony老师们也扩张了自己的业务范围。除了日常本职工作外,还承包了如下业务:截肢、拔罐、水蛭吸血、去除脓肿。

而放血,依然是他们的主打品牌。生了天花?放血。癫痫?放血。瘟疫?放血。放血,包治百病,你值得拥有!

当你坐在镜子前,Tony老师会温柔的对你说:“不要理会地板上那染血的毯子,也请不要死在我的椅子上”。

而放血也有属于它的“望闻问切”。

嗅闻、接触、品尝血液,是诊断病情的重要途径。为了吸引顾客,托尼老师还会在窗台上放上几碗血液。不过后来,法律要求他们悄悄将血液倒进泰晤士河里。

还记得理发店门口的旋转柱么?如今都快成了古董了。最后见过它的人如今估计都人为父母了。

但是,你一定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柱子上面有弯曲的红、蓝、白三色线条,这是对理发师兼外科医生的一种怀旧。

这个柱子象征着放血过程中用于挤压加速出血的小棍子,底部都会有一个碗来接住流出的液体。

有人说白线象征着止血带,蓝线代表静脉,而红线代表鲜血。

下次再见到托尼老师,记得对他说:“来一个全套放血。”

“三无”手术,死一赠二

早期的手术可谓是“三无”:无麻醉、无消*、无止血。过程简单粗暴的就像在做木匠活。

每一次手术,就好比和死神的一次*博,而术中的剧痛更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在当时,手术也可以华丽演变成一场真人秀表演。剧场座无虚席,人们买票蜂拥而至。

医学史上最高死亡率的手术,就在这样的场合下诞生。

主角名叫李斯顿,因为动刀子速度非常快,号称“李斯顿飞刀”。

在没有麻醉剂的年代里,医生们认为只有缩减手术时间,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所以所有的外科大夫都谨遵“唯快不破”的信念。

而李斯顿是这一领域中的佼佼者,其最快的记录是28秒截断了一条腿。或许他是一位被医生耽误的木匠。

而在另一场手术中,也正是因为“快”,创造了死亡率高达的一场手术。

李飞刀在术中不慎将助手的手指头切掉了,还将病人的一部分生殖器给切了。前者因失血过多而死,后者因感染而亡。而更悲催的是,现场有一位观众被这血腥的场面吓到心脏病复发,不治身亡。

看到这里,你是否已经冷汗涔涔。

如今先进安全的医疗技术,是踩着无数人的尸体,一路摸索过来的。

那些长存的“黑历史”功不可没,正是一次次血的教训和经验,让人们逐步摸清正确的道路。

《手术两百年》中的医史黑料只是冰山一角,如果你仍意犹未尽,那么社长强烈推荐《荒诞医学史》这本书。

更多令人头皮发麻的“爆料”尽在其中。

汞、锑、砷、金、镭,居家旅行,必备良药。

鸦片、番木鳖碱、烟草、可卡因、酒精,醉生梦死不知病,飘飘欲仙治百病。

灼术灌肠加水疗,水蛭食人加尸疗,治(死)疗(亡)的方法花样百出。

更多“爆料”尽在《荒诞医学史》中,医学界的牛*蛇神,求生路上的艰难探索。

本书号称“只看目录,双腿发软;看完全书,暗自庆幸”。

社长想说:生而为人,真的好难啊!

◆◆◆◆◆◆◆◆◆◆

《手术两百年》的导演陈子隽在采访中曾说:

“生而为人蛮不容易的,可是生而为人又是一件骄傲的事情。我们其实是在向死亡和死神发起挑战,面对疾病、伤痛,做一些逆天的事情。医学实际上是人类善良情感的一种表达。”

如今,我们的平均寿命已达70多岁,这一切要感恩于医学的进步。

然而,探索医学的脚步不会停止,对于那些未知领域,人们仍然砥砺前行。

医学不是万能的,终有一天我们要面对生与死。

我们享受到的医疗条件,远比历史上任何人都要好,而我们更应学会感恩和珍惜。

好书推荐:他和村上春树同时获奖,却被曝是炒作!这部荒诞又残酷的小说,让人看到窒息马伯庸盖章:这本书,就是在教唆孩子犯罪畅销10年狂卖百万的畅销书作者,这个日本老头被中国人恨到死比《切尔诺贝利》更黑暗!核污染的末日都在这本书里了……向大家推荐一个可以长期免费阅读国外优质订阅源内容的方法。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